第九十五章:临参命第九十九号(第3/3页)

国军完全放弃了吴淞以南的突出部地区,由于国军撤退行动比较隐秘,日军方面于次日早上才发现国军已经全线撤退,才占领已是空城的月浦和杨行。

至此,国军的反登陆作战阶段作战失败,部队向西撤退进入全面防御。

日军方面,随着月浦和杨行取得胜利,罗店吴淞被他们占领,此时日军已经放弃了不扩大方针。

日军先是动员了原宝岛守备队,以及十个后备步兵大队支援沪上。

也就是国军撤退的同一天,日军发布了临参命第九十九号,决定向沪上增派第九、第十三、第一零一,一共三个师团的兵力。

主张不扩大沪上作战的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石原莞尔辞职。

淞沪会战的战事随着日军的部队开始增援,逐步演变为中日之间的决战。

从八月十三日至九月十一日,国军与日军在沪上周边反复激战,虽然国军对日军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但未能够击退沪上附近的日军,国军的策略,也从主动进攻转向阵地防御。

淞沪战场的新阶段即将到来。

在这期间,国军高层内部的作战方案一度改变,一变再变,内部声音不协调统一,有人主张后撤,有人主张进攻。

早在八月三十日,德国驻华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在其提交的报告中向光头提出,国军应该在二线构筑坚固工事,预备未来做节节抵抗,逐步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九月六日,国军颁布了第三战区第二期的作战计划,提出国军应当继续向日军进攻,但如果无法击败日军,国军就应该逐次后退,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退守后方,实行坚韧抵抗,待后方部队到达后再进行决战。

该方案由光头亲自批准,成为国军的新作战方针,由于该方针要求国军对登陆的日军展开主动攻击,所以九月六日以后,国军仍然继续执行先前的命令,并没有立即撤退。

但随着宝山失守,杨行、月浦一线战况危急,是否万不得已退守后方,成了摆在国军指挥官面前的现实问题。

负责战区指挥的战区副司令顾祝同主张停止进攻,将国军各部后撤最预先构筑的二线工事,作长期坚守打算,而前敌总指挥陈诚本人则反对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