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第3/5页)
也就是所谓的……
攻角。
不过写到这里之后。
钱五师并没有继续推导下去。
而是略微一顿,将思路转向了质心,写下了另一个方程:
dx/dt=VcosθcosψVdydt=Vsinθ……
见此情形。
徐云不由眉头一掀。
这种与流体力学和数学场有关的推导他还是看的出来的。
接着很快。
他便意识到了什么,心中骤然一沉。
莫非是因为那个原因吗……
“……”
二十多分钟后。
钱五师方才放下手中的粉笔。
此时此刻。
他面前的两块黑板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一大堆公式。
高强度的推导过程,加上没有空调的燥热环境。
所以钱五师写完这些内容后。
他那单薄的白衬衫已经尽数被汗水打湿,紧紧的贴合在了胸口,如同一个水人。
过了片刻。
钱五师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对台下众人说道:
“好了,各位同志,公式已经化简完毕。”
“现在理论组成员按照两人一组的方式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搭配三位数算组的同志,开始分工计算吧。”
台下众人迅速应了声是:
“明白!”
随后包括罗时钧等人在内。
六位理论组成员迅速找起了自己的搭档,开始分组进行起了计算:
“我这儿缺一位同志,有人对气动力学比较了解的吗?”
“这里随便来一位同志,谢谢!”
“哪位同志比较精通导数?什么,同志你没有女朋友?那就你了!”
钱五师则慢悠悠的坐到了位置上,拿起搪瓷茶杯咕噜咕噜的喝了一大口水。
接着他看了眼徐云,朝屋外努了努下巴,说道:
“韩立同志,咱们现在闲着无事,不如出去聊聊?”
徐云自无意见:
“好啊。”
于是钱五师便推着徐云出了门,来到花园中散起了步。
“韩立同志。”
等二人走了大概七八米,钱五师忽然停下脚步,对徐云问道:
“刚才你应该看出来了吧?”
徐云这次沉默了比较长的时间,方才回道:
“……嗯,如果我没看错的话……”
“您刚才想写的应该是乘波体技术的后续方程?”
“……”
钱五师闻言呼出一口绵长的气息,将双手负在了身后,感慨道:
“是啊,你眼光不错,正是乘波体方程。”
“理论上来说,乘波体概念中对气流转折角δ的处理方式,可以非常完美的优化弹体材质甚至后续的下落问题。”
“毕竟三万米的弹体自由落体到一定速度,肯定会符合超音速的情景。”
“只是可惜啊,我们现在做不到……”
徐云亦是默然。
其实刚才他就注意到了。
钱五师在写到纵向对称面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停顿,然后忽然将思路转到了质心研究。
怎么说呢……
这个转换倒不能算是特别牵强,但却很“暴力”。
所以从那时候起徐云便意识到,钱五师原先的想法其实是乘波体。
乘波体技术。
这个理论最早被提出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者正是眼前的钱五师本人。
同时这种理论不是像卡门-钱近似公式那样,整个过程有外人甚至外国人参与的情况。
乘波体技术从头到尾,都完全由钱五师一人所建立。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
所谓乘波体,指的便是一种乘着‘波浪’的技术。
那么这个波浪是什么波呢?
答案就是激波。
上辈子是激波的同学应该知道。
激波这玩意儿,是一种很强的扰动波。
在激波处。
空气从激波前到激波后会发生突变式的压力、温度与密度的升高。
同时空气速度则会下降。
一般来说。
超音速飞行器、爆炸、子弹射击等情况中激波很常见,可以利用纹影仪直接观察。
而激波又根据特性,可以分成正激波与斜激波。
其中正激波很好理解。
举个例子。
假设有一个无限长的圆筒,里面的空气处于静止状态。
与此同时。
圆筒里装有一个活塞。
当活塞由静止开始向右作加速运动时。
活塞右侧表面的气体会依次产生扰动波,并向右传播。
当活塞持续作加速运动时。
由于后续波的波速大于前面的波,因此后面的波一定会追上前面的波。
当无数个扰动波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垂直面的压缩波时,就形成了一个正激波。
斜激波指的则是一个锥体进行超音速运动的时候,由于其速度超过了声速,因此从该物体上发出的扰动会叠加形成一个波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