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瓦西里(第2/4页)
拖拉机厂那边,随着第一批三辆坦克下线,渐渐理顺了生产工序。
第二批的三辆坦克已经开始焊接钢板。
同时,从南越那边搞来的‘红眼睛’防空导弹也终于到了京城。
之前为了尽快给东洋那边交货,化解当务之急。
货船从南海直接开到了东洋的仙台港,卸货之后又因为天气原因耽误几天才返回香江。
货船虽然是娄弘毅的,但注册地在香江,挂着英果旗帜。
如果没有必要,并不会停靠种花的港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最终杜飞留下那十枚红眼睛导弹,转了一大圈,回香江卸货。
再从香江转运到广州,再从广州到京城,最终才到杜飞手里。
此时,在杜飞的办公室内。
8270厂的李副厂长和李庚正在端详面前的肩扛式防空导弹。
父子二人不由连连称奇,叹为观止。
该说不说,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真的非常慢。
李庚父子都算是人中的翘楚,在这之前竟然没听说过这种单兵就能携带的防空导弹。
“这是美国人搞出来的?”李副厂长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面前的红眼睛导弹和发射器已经分开了,导弹的外壳也给拆开。
因为拿掉了引信,倒是不担心安全问题。
但其中精密的结构和大量电子元器件,昭示着这枚还没人手臂粗的导弹达到了相当高的科技和制造水平。
根据之前几次的经验,李副厂长父子都能猜到杜飞的用意。
二人却有些怵头。
要说之前弄个迫击炮、火箭筒的,都没什么难的。
甚至搞坦克,也有依葫芦画瓢样板,毕竟国内已经能独立生产59式坦克。
但面前这枚导弹……
想要仿制出来,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别的不说,单是里边运用的许多集成电路,国内就搞不出来来。
现在种花的电子设备水平,才刚摸到晶体管。
虽然65年,尚海那边仿制成了第一个集成电路。
但技术并不成熟,也谈不上可靠性。
工业应用至少还得几年。
如果要仿制这种‘红眼睛’防空导弹,电路这块国内几乎不可能解决,只能想办法外购。
或者暂时放弃集成电路,仍然使用晶体管电路。
但这样一来,在体积和重量上就不能兼顾了。
其实严格来说,这个结果也不是不能接受。
稣鹅许多装备就是这个路数。
因为电子技术不行,为了达到同等效果,只能往上堆量。
最终出现了不少看起来‘傻大黑粗,野蛮粗暴’的俄式装备。
如果是给解放军用,倒也不是不行。
大不了大一些,重一些。
单兵扛不动,就两个人抬着,再不济像迫击炮一样,做一个简易发射架都能用。
但要想拿这玩意赚钱,这么糊弄肯定不行。
除非是东洋这种实在没辙的。
不然拿来美地的‘红眼睛’或者稣鹅的‘圣杯’一比,当场就得露怯。
还是那句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杜飞想了想,跟李副厂长道:“老李,集成电路先放在一边,先回去把图纸复刻出来。”
李副厂长点头:“这个没问题,这东西的结构很简单,用的小型火箭发动机也不复杂。主要难就难在电子设备上,红外制导,目标跟踪,飞控系统……”
说到最后,李副厂长不由长叹一声。
杜飞倒是没那么悲观。
集成电路在现在的确是高科技,种花暂时搞不成。
但没关系,东洋有呀!
一百一十套‘红眼睛’导弹,看着好像不少,其实很不经用。
这段时间,北海道游击队一共打下来自卫队两架战斗机,六架直升飞机。
一共用了48枚导弹,差不多十比一的比例。
按照这样的速度消耗,那一百一十套‘红眼睛’过不了六月份就得耗尽。
到那时候,战场上又会回到之前被碾压的局面。
在战机被击落后,东洋当局立即向稣鹅强烈抗议。
根据幸存的飞行员和附近的目击者描述,不难猜出那是一种小型防空导弹。
拥有这种技术的,当下只有两家。
美地爸爸当然不可能把导弹给游击队。
真相只有一个。
稣鹅那边则是一脸懵逼。
自己这边因为种种顾忌,刚拒绝了东洋同志的援助请求,心里正过意不去。
这帮东京的正客就跟得了狂犬病一样胡乱攀咬。
偏偏还没法解释。
怎么说?
跟全世界说,东洋的小兄弟要我们援助,结果身为世界葛命领袖的老大哥怂了没答应。
丢不起那人呀!
不过稣鹅虽然没吱声,事情却很快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