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误会(第3/4页)

只是两人的脸色都不免带上了几分尴尬,毕竟定了婚事的女子是严禁和外人见面的。

虽然还未下旨,但也差不多都知道了。

叶韩拂了拂衣袍,把座位朝着宁渊的地方挪了一个,这样一来,红衣青年正好就站在了他们两人的对面。

百里询张大了嘴朝他竖了个大拇指,真强,当着人家未婚夫就敢硬抗,南疆战神还真不是吃素的。

红衣青年眨了眨眼,里面浮现一丝意外但又马上消散。

宁渊好似对此毫无所知,对着红衣男子把手朝着另一把石椅指了指,道:“坐。”

那人一愣,像是不敢相信有人敢对他说出这种盛气凌人和理所当然的话,眉一皱就要呵斥,话到嘴边瞧了宁渊一眼又压了下去。

在其他人眼里,这当然就是端王世子想在未婚妻面前留个好印象了,要不然哪家的世子受得了这种脾性的女子!

“不知小侄有何事得罪小姐……?”

想到身后被悬空的一团,宁渊神情顿了顿,眼底现出一抹凛然,而封皓不知是被年俊的身手吓坏了,还是知道惹错了人,从听到宁渊的名字后整个人便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悬空的胖脸红彤彤的一片,小眼偷瞥了宁渊几下又极快的缩了回去。

那眼神,缠人可怜得不得了,百里询看他那模样,硬生生的打了个寒战。

“哦,他说要娶我回去做第十九房小妾。”宁渊回得很淡然,神色更是平静无波得紧,但整个亭子的温度却明显降了下来。

自己的未婚妻被侄子调戏,他若想娶小姐,总会发发飙来提升形象吧,清河不自觉的把脚朝前移了两步,开始幻想青年接下来的举动来。

被年俊提在手里的封皓听到这话把自己球状的身子缩得更紧了,红衣青年拿着茶杯的手一顿,准备兴师问罪的神情呆滞的呈现了几秒的空白,他抬头狠狠的朝封皓瞪了一眼,垂下眼道:“这孩子我回去后定会教训,还请洛小姐见谅。”

很平静很正常的举动,清河撇了撇嘴又退了回去。

宁渊摆摆手,神情一转陡然问道:“世上之才,何以才能安邦?”

“将相之才,足矣。”

被问到的人眉一转,随口便答。

宁渊低下头,抬手拿起桌上的茶杯闭口不言。百里询看那端王世子困惑的神色,额角一抽头疼起来,这宁渊小姐该不是真的在考校他是否有安邦定国之才吧?刚才这封允没从年俊手里夺过封皓,他就听到宁渊‘哼’了一声,看来还真是对这个未来夫婿不甚满意了。

红衣青年看宁渊神色淡淡,脸也沉了下去,他歉也倒了,莫名其妙的问题也回了。这洛宁渊居然还如此不识抬举,到现在不肯行礼也就罢了,连人也没有放的迹象,他久不回帝都,原以为洛家小姐狂狷霸道的行事只是传言,如今看来倒真是尤胜几分才是。

“洛……”等久了的男子猛然站起身,眉一肃就准备呵斥。

“年俊,把人放了。”缩成一团的胖少年被年俊一下子就丢到了封允面前,青年一把拖住他,吃重的后退了几步。

百里询看那红衣青年翻飞的衣摆下处,隐约的四爪蟠龙腾飞欲跃,眼一瞪猛地站了起来,眼角瞄到端坐上处的女子正欲开口,一下子便拔高了声调:“可是宣王殿下?”

一言出,除了宁渊都露出了些许震惊的神色。

当然,对宁渊而言,来的是谁并不重要,但这句话也足以让她把准备说出来的话给沉了下去。

哎,可惜了,本来还想说让他回去多看些书,免得日后被人瞧不上,既然认错了人,还是算了,她的金玉良言也不是谁都能得的!

封显一颔首,颇为倨傲的道:“正是,我离京数载,原来百里还记得我。”

百里询点点头,心下腹诽,你离京数十年,鬼还记得你,若不是只有皇子才能在衣服上绣四爪蟠龙,你又是唯一没见过的皇子,还真猜不出来你是谁。

叶韩听得这话,也站起来朝封显行了一礼,神色冷硬。封显受礼后看着仍然岿自不动的洛宁渊,眉挑了挑没有出声,拉着封皓就准备下去。

哪知那胖少年定在了石桌旁朝宁渊的方向看去,上前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想是忆起了刚才封皓的不良前科,年俊一步就挡在了他面前。

封显朝年俊瞟去,看他毫不躲闪,压下了怒气拖着封皓便走。绿衣少年眼角含泪,一副扭捏濡沫的朝宁渊望了几眼,又看了看挡在前面的年俊,一步三回头的跟着宣王走了出去。

“原来不是端王世子,百里询,你嘴里净是些瞎话,差点让小姐丢了大脸。”清河撇了撇嘴朝还站着的百里瞪了一眼,满脸鄙夷。

百里询自知理亏,讨好的朝宁渊笑笑,小声的开口:“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回来了,宣王十岁时离京随军驻守东界,算起来也有十来年没有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