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一切就从隔烟帘开始(第3/3页)

大佬,这是大佬。

方淮的想法,其实倒单纯很多。

打小报告的本事,他绝对有,报告,他是肯定要写的,可不是在这狐假虎威。

只是看怎么写而已。

此刻他只是眯着眼思考,这位宗教员,有什么值得压榨的价值。

半晌,方淮道:“老师,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道你们教研组会不会支持?”

宗教员心里一抖。

“哪方面的?”

“昆指消防研究所。”方淮言简意赅。

宗教员心里都呵呵呵了。

这事,你要能弄来指标,谁不愿意?

但如今全国三家消防研究所,上海,成都,天津,那是事业单位编制,而且是部局直属单位,里面的领头人,是拿GWY津贴的专家,你以为这么好弄?

“……你要能弄成,肯定是好事,不过,希望你的想法贴合实际,抽个时间,我们聊聊吧。”

“好的,老师。”

方淮但也干脆,说完便坐下。

他其实也没准备干什么大事,宗教员恐怕也没这个能力。

只是需要一家能支持自己公司研究的正经科研单位而已,就是在昆指只有一间办公室的挂牌单位都行,对昆指来说,多几个活动编制,对他来说,有个官方合作研究的名头,以后公司研发的装备,也更容易进入消防部队,被广大官兵所接受。

而且科研相关汇报的报告里,最好有个学校的签字,免得一路走来,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

他现在算是意识到“理论也需出处”的重要了。

学校无疑是一个创造理论的好出处,这里如果还有一个科研单位,那以后自己缺乏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弥补。

合作嘛,相信学校也不会拒绝的,一个学校的发展,非常需要这些研究成果作为奠基石。

自己这里还有一套火灾动力学的理论,根据自己获知的信息,很多是西方国家都还在探索之中的,可以根据理论发展慢慢放出猜想,一两年内,会有一系列先进成果诞生。

起步很难,不过自己可以先把公司办起来,自建实验室论证一部分,只要上了正轨,双方的合作基础会越来越牢固。

宗教员在继续上课,不再点名方淮。

方淮也在静静对比那本两千年初出版的教科书,划书一些需要修改更新的理论。

课堂归于和谐。

掀桌子,才是和谐的前提。

……

中午,方淮从宗教员的办公室出来,脸上带着些笑意。

火灾理论的事情暂时没提,这东西,成果没落地之前都是虚的,不过生产线的事,就很具体了,方淮承诺学校只要有了科研所,以后公司的研究成果、研发的装备,就可以以双方的共同研究的名义进行共享,销售装备的利润,还可以回馈20%给学校。

而且,公司光是09年的先期投资,就不会少于五千万。

学校只是出一个名义,零投资,唯一要出力的事,就是向上级申请一个十人编制的研究所。

这个编制里,一些优秀教员还能兼职一部分,额外给点专家补贴就行了,几乎就要不了什么钱。

只要学校形成一致意见,方淮承诺走之前让自己父亲来一趟,签一个合作意向。

这事,学校基本零风险,办得成,以后坐着等收钱。

宗教员连犹豫都没有,就同意请示汇报,急匆匆找领导去了。

方淮办完事,心情也轻松了许多,想了许久的事,终于要正式起步了。

自己以后还得花点军功值,兑换一些先进的装备资料,作为“研究成果”,有了学校的名义,搞定采购指标,应该会轻松一些。

一路想着,回了寝室。

刚推开门,杨涛就咋咋呼呼。

“方淮,你怎么才回来?你们总队的来人了,叫你去照合影呢!靠,还是你面子大,你们总队的都在楼下等你!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