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命运多舛的黄指导(第2/3页)

协助指导员,就曹指导这牛马精神,啥都管,又从来不请假的,黄指导,你还有啥可管的事?”

这可把叶加洪给听笑了。

还得是你啊,条令战士。

而且,一句“副指导员隶属连长”,可给他爽到了。

这货这么长的时间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他要不爽了。

呵呵,你也是隶属老子的嘛!

叶加洪哈哈一声,拍了拍方淮的肩膀,爽朗道:“到底是当过纠察的条令精英啊!条令张口就来!”

方淮看叶加洪的得意笑容,立马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他都要当副中队长了,按照《条令》,副连长职责的第一条,也是“隶属连长指导员”。

副指导员可以隶属,副中队长可不行,坚决不行。

妈的,隶属这个憨货,老子可算废了。

黄重九见曹毅和叶加洪都是一脸笑,心里沉了沉。

他早听说这个方淮厉害,但是,他又怎么甘心在这个中队碌碌无为。

他来之前,就有人跟他说,二中队是重点单位,把成绩干起来,说不定还能在部队多留几年。

他是90年代成长起来的兵,而且长期在基层,管理部队,凭的就是三样东西:第一,严格要求,第二,奖惩制度,第三,官兵一致,不搞特殊化。

他以前在第一个中队待不下去,就是因为和自我要求不严,也不参训的主官闹起来了,其他干部也集体说他搞不好团结,才被上面调走的。

到了省城的支队机关待了一段时间,领导说他是生长干部,把他重新放到了县中队。

到第二个中队,他也提正连了,去当中队长,副书记,吃了第一次亏,他也谦虚多了,打算先管兵,再管干部。

结果熬成了中队书记,也干出了一点成绩,他正准备对干部队伍下手,结果人家早听说了他的故事,一直防着,立马不干了,又是一出集体打报告。

这次把他调走的时候,他心灰意冷,张支队长找他谈话,他还呛了几句,把这个中队几个干部平时的一些违规行为给点了。

结果就是,那些干部被通报批评了,他也被张支给调到后勤处去了,说后勤是磨练人情世故的地方,让他去待一年。

还不到半年,总队后勤部缺人,要跟贵阳支队借调一人,大家一致同意,把他推荐过去了。

待了半年,领导才跟他说,有个机会。

特勤二中队副中队长因为自管不严,被调走了,觉得他正好有这方面的优势,让他去二中队,做个榜样。

这话,简直说他心坎里了。

他就是榜样,不应该是被排挤的人。

来了二中队,发现这里还是挺好的,不愧是特勤队,两个干部体能都不差,士兵,更是有不少人,不比他弱,他也谨慎多了,从士兵管起。

结果因为手段问题,又遭到了士官的不满。

这事他是真第一次遇见,两巴掌,揣两脚的事,那在他以前待的县中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这种事就不该干部来,都是班长动手。

他以为特勤的管理肯定更加严格,而且自认为没下重手,主要还是说服教育,结果一个指导员,一个队长,挨个来给他说,这样不行。

又成这种二打一的局面了。

他也不想再被调走了。

那就整顿风纪吧,总行吧?

两个主官抓工作时间,他来抓休息时间和周末的生活制度管理,把请销假和外出,一日生活制度抓牢,其他事,他是不提了,免得又遭人诟病,他的精力,主要都发泄在了这些时间上。

结果,因为处理了几个老兵,这些士兵更不满了,还在传什么“等方淮回来收拾他”,他路过几个班的时候,听到士兵们说这种话,不是一回两回了。

一个新兵,大比武夺冠当了个班长,就好像比他这个13年兵龄的正连干部威望还要高些了。

这些人的心态,从根上,有问题。

两个干部倒是没怎么跟他提方淮的事,他也想着,要好好挫挫这个兵王的锐气,让这些士兵知道,谁回来都没用!

但今天,这个方淮一回来,两个干部对他的态度,让他觉得心凉。

兵权连授。

这声望,大概也是两个干部放任的结果。

一旦得罪这个方淮,看他跟两个主官的关系,恐怕以往的局面又要来了。

这工作,还怎么干?

干不下去了!

此时一句话,把他拉回现实。

“曹指导,晚上的时间,咋没搞训练?”

方淮是一心在改革试点上,试点要尽快推进,训练就要抓紧,打好体能基础。

曹毅看了黄重九一眼,想了想,还是没说什么不利于团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