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高原成绩?(第2/3页)

他刚才收水带的过程中,感觉那个水带熟练度的技能都有点玄幻了。

水带……竟然感觉挺轻的。

他是真想试试,这个技能的效果。

“班长,我来甩一把吧?”

郝成斌正欲讲解,看方淮一脸兴奋,也觉得应该打击打击这小子的积极性。

“行,你来试试。”

方淮拿起水带两个接口,碰了碰。

铁锈的沙沙声,竟然让他隐约感觉到了接口的磨损程度,以及使用多大的力才能把它扣上。

水带捏在手里坠了坠,方淮立即感觉到,应该再调整一下,才能把它甩得笔直。

方淮立马把放到地上,用脚把它反方向放松。

“别乱整!”郝成斌立马阻止道:

“老子刚收好的,你又给我搞松了!”

方淮想着既然要甩水带,也不再藏拙了,嘿嘿笑道:“班长,我感觉这水带好像没收平。”

“你放屁……”

郝成斌说着,忽然看到方淮熟练的动作,把卡口之间多出来的那一截快速折起,又重新叠好,猛拉两下,又拍了拍。

俩卡口正好对齐,水带紧实,圆溜。

“卧槽,你啥时候学的?”郝成斌惊了。

“班长,跟何班长偷师学的。”方淮也没过多解释了,反正部队信奉马克思,不会相信灵异事件的。

起身,抓住水带俩接口。

郝成斌又皱眉:“你这个水带放操场隔挡边上,会撞墙,甩到一半就会停的!”

“班长,这样才好对比有没有甩直啊。”

“对比个球!两边水带吃力会散开!你还偷师何志军,你叫何志军自己来,他也甩不到这么直!”

正说着,方淮一盘水带甩开,两手正中发力,整个过程身子一点没偏。

水带沿着那条隔离线一路出去,平行而出,竟然一点没散。

尽头完全打开,啪的一声,正好在隔离线边上。

……沉默。

郝成黑人问号脸。

方淮回头,又是嘿嘿一笑:“班长,这能行不?”

“怪物,你真是个怪物!”

郝成斌脸上全是难以置信,又转头看了看何志军,只觉得刚才是个小概率事件,回头道:

“你再甩一盘我看看!”

方淮收好,再甩一盘,结果别无二致。

“再甩一盘!”

方淮收好,又甩一盘。

远处的何志军正在指教新兵,转头看到方淮还在收水带,有些欣赏地指着方淮道:

“对,就要这么练,才能甩得直!懂吧?”

新兵们眼看着方淮沿着操场隔离线甩,越甩越远,有些不信道:

“班长……他从第一盘开始,就甩得很直诶!”

何志军也不以为意,心里只觉得新兵没见识,摆摆手道:

“那是郝班长教得好!”

新兵们顺眼望去,只见郝班长确实很严厉,不断在喊:“再甩一盘!”

大家都觉得郝班长严格,只有方淮才知道,郝班长是在不断刷新着小概率事件连续发生的概率……

……

后来的日子里,郝成斌每天晚上晚锻炼结束后,必带着方淮熟悉两把甩水带,而且还背着现在身处特勤一中队的何志军。

就等着方淮下队,震撼那些龟儿子一把。

方淮也很懂事,说都是郝班长教得好。

郝班长眉开眼笑。

……

一转眼,新兵团最后的一个周,已经到了第三天。

今天新兵考核。

随着王剑一声“12分45秒”,三公里任务完成了。

这是一个月以来,第一次正式三公里考核,足足快了一分钟。

至于之前郝班长说他三公里12分50,不过是他根据方淮五公里的成绩估测罢了,就是吹个牛B,长长脸而已。

今天,算是把牛B兑现了。

话说回来,新兵最后一次考核,12分45,方淮并不是很满意。

王剑数完这一组最后一个成绩,看到方淮正在终点线边上低着头默默数汗水,走到他身边,笑道:

“方淮,你真是我见过最能坚持,各方面进步最快的新兵,新兵团的训练环境,就能突破这么大一截,真是奇迹。”

方淮抬头苦笑道:“连长,你可别安慰我了,12分45,我觉得真不行,部队标准,三公里都得12分才算优秀呢!”

王剑呵地一笑:“你拿我们的成绩和普通标准比,怎么可能?

贵州是高原地区,而且是普遍高原,我们脚下的培训基地训练场,海拔是1500多米,呼吸要比低海拔地区困难得多!

我们这里的成绩,被称为高原成绩!

你问问去南京士官学校考过试的就知道了,他们三公里在这能达到12分半的,到南京考试,都能到11分多!

五公里整体也要快一分到一分半,你以后要是有机会到南京或者天津参加大比武,就要记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