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这一刀……超酷~(第3/5页)

凭心而论。

像小说。

但又让人有些爱不释手。

不过……

“我觉得文戏你还是需要仔细雕琢一下。有时候故事讲的太晦涩,也不好。”

把《柳白猿》的故事整体看过来一遍后,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包括后面的决斗,以及一些武林上的内容。你如果不在剧本里解释,我其实也看不懂。这一段你打算怎么弄?引旁白?……如果不引旁白,那么观众会看的云里雾里。这不太好……你如果真的想把故事讲明白,告诉观众旧时代的武林里这些不成文的规矩,或者是武者适应时代的矛盾冲突等等……还是得把故事先讲清楚。”

听到他的话,徐浩锋也是微微点头,接着问道:

“那整体的感觉呢?”

“挺不错的。但这个故事里你还是犯了和《倭寇》一样的毛病。就是你把你知道的当做了习以为常,觉得你只要写出来,拍出来,大家就能懂。偏偏有人是真的不懂,所以……要把它变得更……清晰一些。可以不直白,但你必须要和大家说明清楚。”

“……引旁白老实讲,我没考虑。不过听你这么一说,倒是可以……”

“你一定得说明白,不然大家该看不懂的还是看不懂。这一点,《师父》做的就很好。你在故事里就把天津武行的规矩,以及各种冲突,用文字给表达了出来。但《柳白猿》上面你又忽略了……”

“嗯……”

俩人就着剧本故事在这聊。

聊的都了,徐浩锋便开始拿本子记录。

而许鑫也把自己觉得不妥的地方标记了出来,帮他开始拆分。

其实这两年开始,许鑫愈发明白“讲好一个故事”的重要性。

拍电影,就是讲故事。

无论是王佳卫那种迷离,还是娄晔那种摇晃……不管怎样,都不应该脱离“讲故事”这个核心思路。

一部电影,它的故事性,一定要大于导演的精神属性。

导演想要表达东西,可以。但先把故事讲明白。

老徐的《倭寇》其实就犯了这个毛病。

《柳白猿》只能说是他意识到了,但还没悟透。眼下既然自己看到了,那就得指出来。

否则这片子的观感……凭借一个导演的直觉而言,他估摸着还是不会有多好看。

而俩人一直聊到了中午,整个剧本上面已经写写画画的充满了各种“涂鸦”。

苏萌正想提醒许哥时间差不多了,该去吃饭了。

这时,许鑫的电话响了起来。

看了一眼来电人,他一愣。

接通了电话:

“喂?”

“许导,这会儿忙么?”

陆阳的声音从电话里响起。

“唔……不忙,怎么了?你说。”

“《绣春刀》的故事,我写完了。我现在发给您看看?”

正在本子上记录灵感的徐浩锋下意识的抬起了头。

绣春刀?

锦衣卫?

“唔……可以,你发我邮箱吧。两个故事都写完了?还是说你把那两个故事整合成了一个故事?”

“还是俩,一个故事写不下。还是分两部。一部是讲萨尔浒之战后的沈炼。另一部是大太监魏忠贤倒台。”

“好,你发给我吧。我现在看看。”

“嗯。已经发过去了。”

“看完之后给你说。”

“好。”

陆阳很快挂点了电话。

而许鑫都不需要开口,苏萌那边已经捧着许鑫的笔记本电脑去放电脑那屋连接打印机了。

这时,徐浩锋才问道:

“这也是你打算拍的武侠片?”

“说算也可以算,说不算也不算。陆海波,你知道吧?”

“嗯,你的文学顾问。”

“这是他儿子,这两年一直在跟着我。本身也是导演出身,和未婚妻俩人也会做剧本。俩人去了趟南京,据说是从一把绣春刀上得到的灵感,开始写这个故事。写了一两年了……唔……萌萌,打两份。”

“知道啦,许哥。”

很快,两份剧本被苏萌分别递到了二人手上。

纸上的温度还未消散。

“《绣春刀·前》

1.战场,日,外

天空飘着小雪,一片狼藉的战场,尸横遍野,有的躺着,有的倚着石头身上穿过箭、长矛,有的尸体叠成了一堆。

沈炼在一堆尸体中醒来,用刀将自己支撑起来,走向远方,速度越来越快。

跑到一棵树后面,听到声响迅速躲起来探头望出去,看到三个敌兵正在处置三名明兵……”

其实凭心而论,编剧的剧本也是需要文笔的。

比如老徐的剧本。

里面无论是行文结构,还是辞藻的运用……用个比喻而言,就像是诗。

有一股……说不上来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