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4/8页)

“能不能好好说话?”

“我回来参加射击比赛,到时候你要是没班,给我加油去。”

“我才不去,除非你请我去。”

“不去拉倒!”

“拉倒就拉倒!”马燕说完,嘴巴一噘,眼眶一红,掉头就往家走。

汪新望着马燕气呼呼离去的背影,心里却满心欢喜。他知道马燕的脾气,也知道马燕在乎他。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马燕的背影喊道:“我真诚地邀请马燕同学,观看我的射击比赛。”

“这话还中听,你能不能行啊?别到时候,我一顿加油,你比了个最后一名。”马燕停住脚步,转过身来大声说道。

“放心吧!起码也是个倒数第二。”

“那我还是不去了,省得丢人!”马燕说着,风一般地朝家奔去。

汪新看着马燕奔跑的背影,浑身涌起一股暖流。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当着马燕的面,拿下射击比赛的第一名。

金秋十月,局里大比武隆重举行。

射击场内,各派出所参赛人员个个精神抖擞,主席台上,局领导和公安分处领导端坐在桌前。

场馆内传来大赛主持人姚玉玲热情洋溢的声音:“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志们,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参赛选手做好赛前准备。”

赛场上,汪新和另外四个参赛选手站在枪靶前,他们正检查着手枪。

牛大力、老吴、老蔡、老陆和汪永革等人在射击场外隔着玻璃窗围观。

听到姚玉玲的声音,牛大力心情荡漾着说:“还是咱小姚的嗓门亮堂,跟收音机里一样一样的。”

“那可不,嗓门不亮能让公安分处借过去吗。”老吴接话说。

射击场外的另一边,马魁隔着窗户看比赛。这时,一位熟人走过来问:“老马,你咋不进去看呀?干吗跟我们在这儿挤着。”

马魁笑着说道:“都是领导,不习惯。”

姚玉玲那激昂的声音再度传来:“射击比赛开始,第一组上场选手分别是,站在第一靶位的红阳站公安派出所的汪新同志;第二靶位的是春林站公安派出所的薛振山同志;第三靶位的是吉平站公安派出所的王力刚同志;第四靶位的是哈城站公安派出所的李亮同志;第五靶位的是宁阳站公安派出所的孙晓凯同志。”姚玉玲话音一落,观众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汪新第一个走到枪靶前,只见他目光坚毅,双手有力地擎起手枪,瞄准枪靶,“砰”的一声,不偏不倚正中十环。场内立即响起一片惊呼声。

赛场外,马燕姗姗来迟,被拦在了射击场外。她不断地和警卫解释:“我就进去看看,我爸是警察,我也是家属,怎么就不让进呀!”“姑娘,这射击比赛,万一有个擦枪走火的,谁负责?您就别让我为难了,要不你就跟旁人一样,在这外头听听声得了。”

马燕怎么哀求都无济于事,她有些失望地朝四周看看,只见铁路职工们把射击场窗户围得满满的。她突然听到广播里传来姚玉玲的播报声:“汪新同志的第一枪就正中靶心,击中十环,这是个开门红啊!”

马燕立扫满脸的失望,激动地大声喊道:“汪新加油!小枪王加油!”

马燕的喊声被牛大力听到,他挥着手冲着马燕喊道:“燕子,来这边。”

在牛大力的帮助下,马燕成功挤开一条通道,来到了汪永革身边,她兴奋地说:“汪叔,咱们一块给汪新加油!”

汪永革只是轻轻地点点头,他不动声色地打心里为汪新捏了一把汗。他全神贯注地听着射击场内不断响起的播报声说汪新此次命中靶心,他紧攥的手心才稍微放松了下来。

面对前五枪打出的好成绩,汪新并不敢放松,他全神贯注地望着远处的靶心,姚玉玲的声音回荡在耳边:“汪新同志前五枪打出了四十九环,这个成绩已经给其他的选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希望汪新同志再接再厉,取得更优秀的

成绩!”

其他的参赛选手也不甘示弱,个个紧追不舍,把比赛不断地推向了高潮。

随着最后一枪命中靶心,汪新收回枪,场馆内响起了姚玉玲激动的声音:“汪新同志十枪打了九十八环,这样的成绩太惊人了!我们为汪新同志喝彩!”

领导们纷纷点头称赞,起身鼓掌,观众也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场外的马燕更是一蹦三尺高:“汪新,好样的!”

颁奖仪式开始,先从第三名开始,然后是第二名。当姚玉玲要宣布第一名的时候,整个场馆都安静了下来。“第一名,红阳站公安派出所汪新同志!”

现场掌声雷动,马燕拍得双手通红,脸上满是自豪。

站在领奖台上的汪新一脸骄傲,他举着手中的奖杯,兴奋地向观众挥手

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