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开门营业

家艺迟疑一下,对欧阳,“你说。”

欧阳又松开听筒,跟老五对话。

电话那头,老五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姐夫,姐呢。”

“哦,你姐……出去了。”欧阳说,“你在哪呢。”

“广州。”

“没去厦门。”

“换地方了。”

“在广州干什么呢?”

“在广州火车站。”老五没细说。

“什么时候回来?”欧阳问。

老五没接话。不混出点模样来,怎么有脸回来。

“姐夫……那个……能不能给我打点……钱。”

欧阳对家艺使眼色,说老五想要钱。家艺一把接过听筒,“喂,老五么。”

小玲连忙说是。

“你要多少?”

“两百。”

“卡号给我。”家艺出奇的爽快。

小玲赶紧涕零,“谢谢姐。”声音哽咽。

家艺道:“别谢了,我是你姐,不过小玲,你姐夫生意砸了,我们也困难,只能救急不能救穷,你在外头多保重。”

“知道知道。”小玲连声说。

挂了电话,家艺叹息,她感叹老五命运的乖张,多半因为自己作。“姊妹几个,她的工作最好,顶替爸的位子,本来给老四的,后来还是给她。就是考虑到她傻,结果呢,一路傻到底。”

“也许傻人有傻福。”

“真有福就不会来这个电话。”

“那你还给。”

家艺怒目,“你废话,要是你妹打电话来问你要钱,你能一个籽儿不给,何况老五现在这个情况。”

欧阳嘀咕,“我不是没妹么。”

“我就是打个比方!”家艺忽然觉得欧阳孺子不可教。这脑子,也不知以前怎么发财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家艺甚至感觉,自己要是个男人,比欧阳强。

欧阳分析,“估计老五遇到困难了。”

家艺太了解妹妹,一阵见血,忧心忡忡,“何止困难,估计断顿(土语:吃不上饭)了。”

家艺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老五的情况跟大姐说说。钱,两百不多,她虽然穷,但给也就给了。只不过家艺不愿意把好事做在暗处。

小年正式上班后,家丽不再卖菜。小冬上高中,关键时期,她看着他,希望能提高点学习成绩。小冬上三中,在街里,离龙湖近,因此家丽还是带着他住娘家。小年和建国住在军分区。区里马上分房,在新龙湖小区,建国和家丽商量了一下,决定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往市里搬搬,在洞山住着,实在不便。

这日,美心去卖酱菜,老太太坐在床上打盹,上九十了,精神头一年不如一年。家丽看着绿豆稀饭,怕扑了。家艺进门,叫了声大姐。家丽打招呼。

家艺直接说:“老五来电话了。”

家丽两眉一蹙。“她怎么样?”

“来借钱。”

“不能乱借。”

“就借两百,估计断顿了。”

家丽两眼无声,叹了口气,“出去了,咱们就管不着了,只要不违法乱纪,哪怕少点吃少点穿,都没什么。老五也该吃吃苦。”又说,“钱我补给你。”

家艺道:“干吗呀大姐,我又不是来要钱的。”

“你现在也难,我知道。”

家艺说:“姐,我跟欧阳可能要开个澡堂。”

“呦,新鲜事物,现在都叫桑拿房了吧。”

家艺靠得更近,“就是老冰棒厂的澡堂,我们干。”

“好事。”

“就是营业执照说不太好办。”

家丽说:“行了,我帮你问问你姐夫,先说好,不打包票。”

“谢谢大姐!这个家你说说,没有大姐,还怎么运转。”家艺给大姐灌汤。

这一年赶着好几个大考试。光明小学升初中。隔壁汤家的汤小芳考大学。暑假,小冬回军分区住,小年也在。光明确定了上二中后,家文就把他送到洞山大姨家,让两个大的带带他。家艺也把枫枫送过去。家欢看老二老三都送,便把成成也送去。家丽为一碗水端平。本想把洋洋也接过去,老五不在,她这个做大姨的,总得关照关照。可振民不同意,说洋洋要补习。

家丽不强求。话说到为止。

家喜果真在淮师附小门口盘了个店,做服装生意,专卖时尚女装,去常熟进货,打门牌,跑执照,都是她操。宏宇打打下手。很快,斯芙莱女装店开门营业。美心带头送了个花篮。姊妹们也各有各的礼物送去,算贺礼。美心喜欢,见人就宣传,说去斯芙莱呀,女装。可惜她的圈子多半是些中老年妇女。斯芙莱没有一件适合她们的衣裳。但美心强调,家喜会做生意,随她。

美心还搀着老太太去店里看了一趟。

现在老太太基本不出屋,偶尔在后院晒太阳,年纪太大,动步就累。去趟店里,跟长征似的。到了地方,东看看西看看,她问:“老六,你这怎么全是黑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