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养马 术(第3/7页)
公子建眼睛都是亮的,一个育苗术,博大精深得难以想象。
正因为此,他才看到了成功的可能,和那些模糊的没有方向的完全不同,他甚至可以肯定,他仅仅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能达到目的。
肥鱼满塘,江河漂鱼,那得是多富裕的国家才能做到。
他所想他所见,将是难以想象的盛世。
其实现在都还没有讲如何育苗,但公子建已经受益匪浅,并更加的坚定信心,连手上的鱼都片得更好更快了。
他得快些将鱼处理好,然后将这些内容全部记录下来。
他现在忧心的是,每次范雎讲得都太多了,他有点记录不过来,光是他现在的记录,都好大一竹简了。
看着那么大一本竹简,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怎么说呢,这个世界因为知识的宝贵和稀缺,获取的困难,还有刻字的难度,导致了哪怕是学问大家,著书也是短短的一本。
千字之言,已经算得上是了不得的著作了。
所谓学富五车,五车的书一共的字也就是——30万字,已经算得上博学了。
当然这些书,多一个字嫌多,少一个字缺意,哪里像范雎这般大刀阔斧,事无巨细,光是边角料都何止千字。
所以公子建看着亲手刻得都手冒血泡刻出来的大篇竹简,他能没有点成就感。
那种自我肯定,有所收获的成就感是难以形容的。
怎么说呢,就是沉醉,沉醉得难以自拔,有时候甚至能让他忘记他齐国公子的身份,仅仅是一个埋头做学术做研究的学者。
这或许就是知识本身所携带的魅力吧。
知识的魅力是不分时代的吸引着人,就像现代,一样有很多人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等,停也停不下来的情况。
还有一个人,公子熊,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刻字记录,高兴坏了。
估计就燕国子丹,羡慕得眼睛都绿了。
范雎教了一会儿公子建,又去教公子熊,今日教的是认识土壤,分辨哪种土壤更适合种麦,对能否种出好麦,提升产量影响极大。
也就是说,即便不是麦两熟的技术,公子熊学到的,也难以想象,也能大大提高楚国的农业水准。
所以公子熊显得极为兴奋,这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真正的开始投入心力和鲜血认真学习,他第一次知道,或许并非打打杀杀才能强国,知识也可以。
范雎:“土壤的认识不能只局限于我的讲解,这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我们虽然不能去楚国实地分析,但借助赵国的土壤情况也是一样的。”
“可惜,我们的身份,应该想出邯郸都很困难,更别说游历各地认识不同的土地环境。”
处境的限制,的确是一大影响。
公子熊这小冲毛:“去不了太远的地方,但邯郸周围还是去得的,我想想办法。”
范雎的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但心里也有些担心,要是教得太好了,真让楚国和齐国发达了,秦国到时候打不过,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他最终是要逃到秦国去安居乐业的,要是到时候楚国齐国打到了秦国咸阳,他岂不是还得担心被乱箭射死乱刀砍死。
他逃避的,从来不是哪一座城池,而是……兵荒马乱。
范雎想了想,看向正在和褚太平商议着今天谁负责舔碗的赵政,对赵政招了招手。
他得给赵政也上上课。
一个现代人来到战国末期,估计都会有这样一个梦想,给祖龙献上一张世界地图。
所以,范雎准备给赵政讲的,不是什么先进的技术,也不是什么新潮的思想,这些东西只要跟在他身边自然而然就会接触到,甚至可能让赵政变得都不像这个时代的人。
他要上的这一课为地理,只有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了真正的最初步的了解,才能真正的开阔眼界,不局限于当前,才能真正的掌控大局。
范雎回了一趟屋,拿出了纸笔,开始画了起来。
七大洋八大州先画一个轮廓,然后中原地带,秦及六国,塞外沙漠,外域之地,西域诸国,印度孔雀王朝,埃及……
最后胡林,东胡,戎狄,匈奴等外族势力地区。
也就一个大概,细节需要范雎查阅网上的地图进行补充。
范雎是学遗迹学的,对各地遗迹了若指掌,所以对地图还是比较的熟悉。
教学从“我现在的位置在哪里,故土秦国在什么地方”开始。
赵政毕竟还小,就当看图学画了。
离得比较远的公子熊公子丹公子建根本不敢靠近,眼中的震惊无法形容。
这是秦国之绝密吧,六国地理水纹堪舆图。
还不仅仅如此,隐约可以看见,除了中原六国,没人清楚的西域诸国之外,还描绘了更远更远的一些地方。
虽然都是大致描绘,但这也太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