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4/7页)

至于咳嗽,他听清音的去开了两副中药调理后,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他连忙从随身包里掏出自己这段时间做的功课,“你帮我看看,这是我这段时间在图书馆查到的资料,缺的或者有误的,你帮我指点一下。”

还当真递了一只红色的圆珠笔过来。

这是把她当老师了吧?清音也不客气,开始逐字逐句的看起来,有不对的都会用红笔划出来,不过并不多。他这段时间没少做功课,不仅去图书馆查阅了很多资料,找出二十几种适合在七里乡一带种植的药材,把它们的性味归经、功效和种植条件摸得一清二楚,还亲自去到七里乡,找到了野生的这几种药材,询问当地积年老农,有没有种植过,有没有什么经验分享……

清音佩服得竖起大拇指,“石干部真是让我惭愧。”

她只是随便动动嘴,他却动脑动手还动腿,把整个七里乡跑遍,连兰花所在的那个偏僻小村子都跑到了。

“看你说的,通过实地考察我发现,七里乡最适合种植的药材是这几种,你觉得呢?”他指着笔记本上最后一页问。

清音点点头,石磊的结论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通过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当地农民经验而得出来的,“我赞成。”

“我还听人说你们现在正在建设咱们书城市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我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到时候咱们七里乡种出来的药材,能卖进你们市场吧?”

“没问题,到时候你们联络张兰花就行。”清音把兰花的联系方式给了他,又说了一下兰花的情况,“她现在主要负责七里乡一带的药材收购,只要农民能种出来,她就能收,她前几天刚在咱们市场租了一个档口,等开业的时候石干部可以来现场考察一下。”

石磊眼睛一亮,“好,你们哪天开业,我把我们县农业局所有干部叫上,来取经。”

清音简直哭笑不得,动不动就取经取经的,他还真把自己当唐僧了啊。但这种谦虚,清音很喜欢,很欣赏,“行,到时候我会提前跟你说。”

俩人又聊了一会儿,鱼鱼一个人在家,清音不太放心,准备回去了。

“对了,这是我实地考察的时候,乡里老农指点我的,说这种果实和这种茶泡在一起,喝了能让人心情好,我捉摸着应该就是你们中医说的疏肝解郁对吧?女同志可能比较需要,你拿点回去尝尝。”石磊递过来两个袋子。

一个里面装的是茶叶,七里乡山上确实有茶叶,兰花说她和他男人以前种过两年,但因为味道清淡,卖不出去,后来亏本没种了。

另一袋里面装的则是一些棕红色的干枯的果实,清音抓两个闻了闻,有股淡淡的苦味,配在清淡的茶水里,滋味苦凉苦凉的。

“当地老农叫野石榴果,我看着那些没成熟的是紫红色,里面有果实,确实有点像石榴。”

清音听他描述,“我大概知道它的学名了,咱们中医上叫八月札,确实是一味理气开郁的中药,就是平时用的不多,因为比较少见嘛。”

“他们山上到处都是,跟这些茶叶长在一起,老农除草的时候还嫌头疼。”

清音收下,说了谢谢,她自己基本用不上疏肝解郁的东西,但英子需要啊。英子成天被那三个小子气得胸口疼,清音经常劝慰她想开点,要是想不开,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就要找上她了,要是有了这个东西,每天泡水的时候加几片,和茶一起喝,说不定比吃药还管用。

想到这儿,她回家后就把东西分成两份,给英子送去一份。

英子这几天是真的生气,气得能升天那种,继一只小奶猫引发兄弟内讧之后,一只小奶狗也能成为他们“互相残杀”的导火索,一双旅游鞋也能成为他们攀比的工具,反正只要是独一份的东西,他们都要争抢,哪怕路上买三根油条回来,兄弟仨也要对比谁的最大谁的最黄。

要是人人都一样的,那不好意思,人家一点也不稀罕。

“我现在真是很不得把他们全塞回肚子里去,当时咋就想不通要生这么多。”

清音除了不痛不痒的安慰,什么都给不了。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那东西真的有用,英子当着她的面喝了两大杯下肚,一会儿功夫居然放了好几个屁,整个人都舒服不少。

清音:“?”这么快!

第二天上班遇见,英子拉着她问:“你看我今天气色好点没?”

说实在的不大看得出来,毕竟她们天天见,但仔细看的话,是有点,“脸没以前黄了,熊猫眼也不重了。”

因为英子以前总是生闷气,气到睡不着,白天只能顶着黑眼圈上班,但昨晚她却睡得异常安稳,隔壁三个小子打架都没把她吵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