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吾孙赵泗,有圣君之资!(第2/3页)

这种涉及未来五年几乎所有大事的计划,办好了……基本上就拥有了一个君王登基前的所有前置条件。

如果可以做好的话……

始皇帝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放权了。

凡涉此策划之政奏,悉奏于太孙?嗯,不错的想法。

赵泗的计划书做的太大了,几乎囊括了大秦的方方面面,到时候群臣直接找赵泗奏事吧。

算算时间,那会自己的太孙也出生了,始皇帝不介意清闲五年,逗弄逗弄自己的重孙子。

然后顺便待在幕后看着这小子头疼,为这小子查漏补缺外加擦屁股。

“这样一来,朕倒成甩手掌柜了。”始皇帝笑了一下。

他是一个极度在意权利的君主,因此哪怕拖垮身体也勤政无比。

毕竟政务,就意味着权利以及对帝国的掌控。

始皇帝没想到第一次即将到来的放权居然是以这种形式到来。

很早以前他还想着自己或许有一天老了,病了,在无可奈何之下放权。

那种局面想想简直太过骇人听闻。

而现下,难以置信的是,自己居然要主动推动这样的事情。

甚至还,有点小期待?

嗯?

赵泗这小子啥都好,就是太机灵了……

比起来独立自主证明自己,始皇帝更相信赵泗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人让自己轻松一些。

所以到时候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带着重孙子找个宫邸度假去?

倘若自己留在咸阳,怕不是赵泗这小子会事无巨细,天天向自己禀报。

哪怕,自己不愿意听……

始皇帝一时之间,竟然已经开始规划起来后来的事情。

不过不管怎么说,单从立意和气魄之宏大,这份计划书,确确实实让始皇帝有了一种浓厚的期待。

而另一边……

匠作局之内,赵泗正在接受正在匠作局工作的学者们的迎接。

“平身……炉子在哪?带我去看!”

“殿下请……”

“另外顺便把详细的报告给我拿一份,从成本到性能分析。”赵泗摆了摆手说道。

拙点了点头去档案室取资料,赵泗在其余学者的带领之下来到了高炉前。

“这就是炼铁的炉子?”赵泗绕着看了一圈。

他不太肯定,上一辈子不太关注这方面的东西,不过刷短视频倒是刷到过手工土法高炉炼钢的视频。

但是那玩意谁看详细啊,赵泗也就大概记得一个形状。

整体比较高嘛,跟个圆柱子似的。

现在赵泗面前的炉子已经有点类似赵泗刷到的视频的高炉形体比例。

不过相比较一下更厚实,也更加高大,足有一人多高。

“好!”

形状大差不差,赵泗估摸着,理论也是大差不差。

“实验过程和制造原理有记录存档么?”赵泗开口问道。

“有存档,殿下要看么?”

“现在先不看,回头抄录一份送到宫中。”

正说着,拙已经将炼铁炉研发报告资料拿了过来。

赵泗翻开资料进行阅读。

该说不说,经过赵泗的调教以后,匠作局这一点是最值得赵泗自豪的。

每一件造物,都有完善的对比实验,详细的实验数据记录,理论推导,以及规模化成本预估和性能分析。

就像是高炉炼铁,就因此分析出来了一些赵泗没说过的理论。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简单来说,一份报告在手,领导者一下子就能看到他的意义。

譬如钢铁,因为对标的是青铜器。

所以从农具,武器,铠甲,硬度,韧性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形状对比分析。

同时从炉子搭建的成本,人力投入,资本投入,都有一个明确的对比资料。

综合来看……

从成本上来看,目前建炉子,人力投入其实大差不差。

性能上来说还是比堪称黑科技的大秦青铜器略低一筹。

但,仅仅只是一点罢了……是极限性能测试下差了一些,已经完全满足了取代青铜器的前置需求。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铁器,还有上升空间。

而青铜器,到顶了……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大秦铁矿的储量远远高于铜矿的储量!

是多的多的多!

也就是说,未来只要基础工业跟得上,武器,铠甲,大秦再也不会缺了,农具天下人也能够人人都用的上了。

毕竟客观来说,就目前大秦军队的武备全都是青铜器,融化了以后铸钱,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购买力。

不用担心通货膨胀……

对于古代的货币紧缺,不需要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哪怕是铁器已经取代了青铜器的汉唐时期,钱荒还屡见不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