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封王事定(第2/3页)

至于戎人……刚刚有了那么一点骚动的意思,韩信直接领了一万人把东胡和月氏全给灭了,再加上长城兵团的主力还囤积于长城防线,因此骚动片刻,前戏都还没做完就迅速恢复了安定。

蜀地更抽象……现在才刚刚开始有骚动的意思。

别的地方都打半天了,蜀民才想着参团……消息渠道属实是落后了一个版本,等到蜀地真正意义上的乱起来,恐怕天下都已经彻底平定了。

值得一提的就是李信率领的航贸军府下辖海军和东北沿海一带秽人的战争。

张良凭借死去的沧海君的威望,外加上自己的手段,竟然成为了秽人共同的统帅,一如苏秦佩六国相印一般,张良号数国秽人合兵,于沿海一带和李信展开了斗争。

李信或许是出于伐楚之战的失利?亦或者出于其他原因?战争竟然迟迟没有太多进展。

其实李信的策略不能说错……

中原只要安定,区区秽人,弹指可灭……

应该急切的是张良,然而明明装备精良,却不主动出击,白白放弃了诺大的优势,却徒劳给了张良整理诸国秽人的空间和时间,以至于东北边境一带迟迟没有进展,多少有些令人丧气。

总之,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或许是因为虞姬有了身孕的缘故,始皇帝对赵泗每日的培训指导竟然难得的宽松了一些,每日奏折处理大半以后就会让赵泗先行离去。

很显然,在某些方面,始皇帝也有其心思细腻之处。

尽管赵泗接触正统皇室教育的时间不长,有许多东西都需要始皇帝言传身教,但是关乎于家人,始皇帝依旧给赵泗放松了一些空间。

而虞姬自从搬到宫里居住以后,赵泗每日和虞姬相处也总会用璞玉光环笼罩,以避免出现任何意外,同时两辈子作为孤寡之人,内心也浮现出了些许的期待。

新生命的诞生总是这么神奇……

至于朝堂之上,依旧在为赵泗封王的事情喋喋不休。

不过到了今天,争论也总算到了即将停止的时候。

无他,大朝会即将召开……

涉及文武百官的大朝会非大事不会举报,毕竟行政机构需要有人坐镇维持,经常召开大朝会,长此以往下去,每天别的也不用干了,光开会得了。

因此,这次大朝会召开的目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即为赵泗封王之事。

朝会如期召开……

赵泗的角色悄然发生了变幻。

以前召开大朝会的时候,赵泗都是和群臣一起在大殿等候。

而现在,却变成了群臣等候于他。

“陛下,群臣已至,是否移驾?”中车府令入内躬身开口。

一身黑袍正装的始皇帝微微点头。

头顶的冕旒也跟着微微晃动。

赵泗闻声相扶始皇帝起身,头顶的冕旒也晃动不止。

只不过始皇帝头顶上的是十二条,赵泗头顶上的是九条。

其实冕旒这玩意最开始并非只有君王能够使用,最开始的时候,除了天子以外,诸侯,卿大夫,都可以使用冕旒。

后来始皇帝一统天下以后,冕旒成为了皇室专用。

就如同“朕”这个字一般,最初也并非仅属于天子。

按照秦朝统一以后的规制,就是天子十二旒,皇子九旒。

至于皇孙却未曾明说,按潜规则的话,皇孙不能佩戴冕旒。

但是很显然赵泗是个例外,这身行头还是始皇帝特意为赵泗挑选置办,精选自始皇帝少年继位之时所穿服侍改样而来。

始皇帝虽然身形比赵泗高大,但是继位的时候比较年轻,身体还未发育完全,因此这身衣服竟然和赵泗意外相合。

除了皇孙以外,赵泗还是诸侯,是赵王,因此穿始皇帝称王时期的衣服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违制。

不过违制不违制全是始皇帝说了算,整个大秦的律法都是为君王而服务的,始皇帝这个开国皇帝很显然享有最高解释权。

中车府令黔于前先行,赵泗落始皇帝半步居于后。

片刻已至偏殿,待黔通传百官以后,始皇帝隆重登场,群臣行礼,赵泗躬身跟随于始皇帝身后,微微落后半步,也算是间接性的享受了群臣的恭迎。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大朝会,诸皇子,也就是赵泗的叔叔们乃至于亲爹扶苏也都头戴冕旒在场行礼……

“诸卿平身!”

始皇帝双臂一震,泰然自若的坐下,尔后摆了摆手,示意赵泗坐下。

赵泗小心翼翼的跪坐在始皇帝身侧,端正体型,头顶冕旒一动不动。

群臣纷纷诧异,看着面前这一幕皆各有所思。

冯去疾眉头舒缓的同时,内心又一些沉凝。

就连老神自在的王翦都难免有些诧异,更不用说跟在王翦身侧的王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