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刘邦等捉,赵泗入沛县(第2/3页)

“那这样说来,秦王亲近赵泗是有原因的啊。”

“据说此子才二十出头?”刘邦问了一句。

萧何点了点头道:“二十四岁左右吧。”

“啧啧!乃公比他大了整整一轮,他却已经官至侍郎,爵至右更……”刘邦叹了一口气。

人比人气死人,刘邦都四十多岁了,再过个三年多就整整五十岁了!

结果迄今为止也不过区区一个亭长,就这个亭长也还是萧何以主吏的身份保举的……

“现在是驷车庶长,官已至郎中。”萧何笑了一下。

???

“驷车庶长……”刘邦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秦国的爵位。

“离封侯也就只差两级啊!”

刘邦叹了一口气自己斟满了一杯酒打趣道:“萧何,你说的这件事可不算甚么趣事,叫我听完以后,浑身上下没一处是舒坦的。”

萧何摇头失笑道:“我要说的趣事还没开始说呢。”

说罢,萧何也不再卖关子开口道:“这件趣事我也是偶然从县尉口中得知,据说这赵泗有一个怪癖。”

“甚么怪癖?”刘邦眉毛一挤,男人的癖好就这么点,一说这种下三路的东西刘邦瞬间就来劲了。

“好捉人!”萧何笑道。

“他每至一处,都会身披金甲,带着上百甲士,深入乡里,时有捉人之举!且捉起人来随心所欲,老幼皆有,至于捉到之后……啧啧!”萧何摇了摇头。

刘邦闻声挑眉啐了一口唾沫,只以为赵泗是一个捉人欺凌残害的家伙:“照你这么说这也是个鱼肉乡里的坏种。”

萧何见刘邦果然被自己带歪,大笑不止。

“我倒还没说完呢!”

“都说了是趣事!”萧何笑着摸了摸自己飘逸的小胡子。

“这被他捉了的人啊,可是走了大运!”

“如何走了大运?”卢绾也凑了过来开口问道,连带着夏侯婴樊哙曹参也一同齐齐的看着萧何发出警告,示意萧何不准再卖关子。

“他是征辟门客!不过他征辟门客和他人不同,往往就是带上一队甲士,看上了哪个,就强行掳走充当自己的门客,不仅如此,听县尉说,这被赵泗掳走的人,大多是乡野之中籍籍无名之辈!因为其手段特殊,请来的门客又都出身低微,故而成了一件趣事流传。”萧何也没再卖关子娓娓道来。

“还有这事?”刘邦挠了挠头。

“他爵位显赫,官职也不低,更是始皇帝身边的近臣,只要亮明身份,恐怕登时不知道多少人纳头便拜,况且就算他不去捉,以他的身份地位,也应该不缺主动投效之人吧?”刘邦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话是这么说,要不是趣事呢?流言蜚语,人云亦云,真假参半,我也是听县尉说的,当成个故事来佐酒,至于此事,多半也是谣传。”萧何摇了摇头。

萧何没当真,毕竟哪有人这么请门客的?

直接上门绑人?什么身份能让王前近臣看上还直接不由分说的绑走?

还多绑乡野之中名声不显籍籍无名之辈?以赵泗的身份地位,公开纳士还能缺人可用?

多半又是哪个不知名的家道中落的贫寒士子编出来宽慰自己的乐子罢了。

虽然自认为自己是沧海遗珠,自己这一群小伙伴都有光明的未来,可是天底下,终究还是真正的蠢人居多。

“不过照你这么说,被他捉了的也确实走了大运。”

王前近臣的含金量还是有的。

成为其门客的利益和前途更是不用多说。

赵泗的身份放在整个大秦不算特别尊贵,加上始皇帝的亲近才算能够在跻身朝堂大佬,但充其量也就是个新贵。

可即便如此,对于刘邦而言,这依旧也是遥不可及的大人物了。

宰相门前还七品官么……

“我听这故事,这赵泗反倒是个不拘泥于出身之人,真要是能把咱们给捉了去也好,也省的在乡里之间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刘邦发出一声感慨。

这样的故事太假,刘邦不是傻子,不至于人云亦云。

可是管中窥豹,能传出来这样的风闻,赵泗选用门客的标准大概率不会以出身而取人。

这一点就很和刘邦的意。

刘邦是贵族么?

祖上是……

现在?老刘一家都算上也就充其量是个富农罢了,连地主都算不上。

“始皇帝的驾撵离沛县不远,多半是要路过沛县,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萧何道。

刘邦看了看萧何,看到萧何玩味的笑容哈哈大笑。

“这好事倘要轮到咱头上也好。”

几人只当是玩笑,复又吹了一阵牛逼继续饮酒作乐。

小寡妇屁股一扭一扭的进进出出,一会送上瓜果糕点,一会送上小菜美酒,每次出入,刘邦总也少不了被一众小伙伴揶揄调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