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2/2页)
实际上驺奉已经一个劲上书拍着胸脯跟始皇帝保证说准备的万无一失了,驺奉这回是真下了老本,近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能量,不光召集了阴阳家的核心优秀弟子,还有大量齐地士族。
其中寻矿,观星,探海,必备的文员吏员,基本上都已经完全准备妥当。
现在等的就是朝议决定,再行开海。
大朝议不是每天都开,但是出海事关大秦未来方向决策,再加上赵泗从海外带回来了三种仙种,虽说赵泗已经说了海外没有仙山仙人,但是三种粮食依旧给海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大伙都很兴奋啊!
赵泗去一趟就带回来了这么多好东西,那这次派出去更专业的人去,更细致的探索,又能带回来什么?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第二次出海,不召开大朝议很显然不太可能,沉寂许久的阴阳家也需要重振声势。
驺奉都快急坏了,始皇帝也定下了召开朝议的日子,实际上也就是走个过场,像这种大朝议上的所有政策决定,都是提前订好的。
平日朝堂上书谏言可以各抒己见,大朝议上还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特立独行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已经规划妥当,我和先生探讨良久,先生定下的海路规划已经挑不出任何毛病,只是可惜大秦现在的海船实在太少……抽身乏术,不能派遣太多船只海外探索。”赵泗叹了一口气。
“臣知道琅琊蓬莱已经开始继续修建新船,但新船修建并非一日之功……”赵泗叹了一口气。
要怪就只能怪徐福,大秦攒了那么久的海船,被徐福一波骗了个精光。
“对了,关于新船建造,臣有一些微末之见,已绘成书,陛下可谴发于琅琊蓬莱二地,以做尝试。”赵泗开口说道。
“嗯?”始皇帝看向赵泗。
“之前我和先生讨论过,现在的海船吃水还是不够深,最好能从平底改成尖底,而且远海探索,也不适宜多用楼船。上空下重的造型最好,配上风帆能省许多力气,另外船底最好能包一层铜……”赵泗娓娓道来。
他之前和驺奉讨论过这个问题,大秦的海船科技树是被强行点出来的。
先后经历了六次出海的海上航行,徐福出海不归是第七次。
赵泗乘坐的那一批船只已经有海船的雏形了,但还是逃不掉河船的模型限制。
海船和河船终究是两个概念,赵泗夺船归来,死伤近半,除了海上漂泊过久人生地不熟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糟糕的船只设计。
船平底,且高,帆小,力弱,稳定性太差。
眼下剩下来的船只一时半会难以改进,但是新造出来的船只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赵泗记得风帆海船的造型,托上辈子作死环游世界的福气,查资料的时候记住了简图。
楼船好归好,但是想要涉足远海,还得是尖底风帆海船才行。
赵泗这段时间就是在整理这个东西,打算争取直接把大秦海上的科技树点到大航海时代的开端……
都要造船了,那干脆直接造海船好咯。
秦国海船的运输能力和效率还有安全性也会大大提高。
近海问题不大,难就难在远海,赵泗其实劝过驺奉不要如此心急,大可以在新船尚未造出之前,先探索近海。
毕竟以大秦目前仅存的二十艘旧海船跑远海,就算是有赵泗亲手标注的航道和季风图依旧危险重重。
还不如沉下心来开扩近海,等到琅琊蓬莱二地造出来新海船以后再行远海探索。
可是驺奉并没有同意赵泗的提议,或者说是阴阳家全体上下拒绝了赵泗出于安全的提议和考虑。
赵泗提出的新海船,从投入,到实验,到改进,到成规模产出,需要的时间是以十年为单位的。
驺奉七十多岁了,他等不了那么久,阴阳家沉寂了太久了,也等不了那么久。
“哎……”赵泗微微叹息。
这一次,自己不能随船,远海探索很显然不会那么容易。
坏血病……瘟疫,疟疾……乱七八糟的东西,哪怕这一次有了更充足的准备和更专业的团队,依旧是危险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