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姑娘请披黄袍(八)(第4/4页)

“说到你的根基,你如今也是县令家的女儿了。”

说罢,薛重岁将一封信放到了孟月池的面前。

信上关于孟叔恒的部分写的很短,只提了一句他已经是鹿州安武县令,下县,从七品。

孟月池有些惊讶:“我父亲明明又科举未中……”

“是走了吏部的关系被推选上的。”薛重岁眯了眯眼睛,这件事她也觉得有些蹊跷,孟家的根基也就那样,柳家那边顶多将他稳在繁京,也不会真的帮他走动,怎么就能让他得了推选官呢?

“推选了他的人可有消息?”

薛重岁摇了摇头。

“朝中能做了这件事的人太多了,反而不好查,你也不必为你母亲忧心,鹿州一带如今有不少的女臣,没有柳家替你父亲出面,他当个万年县令也是寻常。”

孟月池眉头轻蹙,总觉得有些不放心。

她母亲柳朝姝如今在庐陵一带逍遥自在,之前孟叔恒低声下气,为的就是求财,现在让他进了一步,他定会想从母亲这再走几步。

看着她的模样,薛重岁笑了笑,又说起了其他事来。

“如今的朝堂变幻莫测,柳铉徵当了几年的‘亚相’却仿佛一个靶子,被其他人聚而攻之,倒给了其他女臣机会,你看那封信上所写,陛下将梅舸、宋菲娘等人召回了繁京,委以重任……陛下啊,她想用女臣,却和明宗、仁宗不同。”

薛重岁说的几个名字,孟月池是知道的,尤其是这个梅舸,她今年大概也就三十出头,仿佛是出身寒门,却得陛下青眼,不到二十岁就被陛下选做御前女官,六年前被放外任,做过县令、学官,这次被陛下召回朝中,直接成了给事中,要论升迁之快,连当年的柳铉徵也望尘莫及。

要知道,梅舸并非科举出身,从内朝女官到外朝给事中,这其中差距可谓天堑。

宋菲娘身后则是陛下的母家宋家,她算是陛下的表妹,之前在北边练兵,陛下召她回朝之后颇有要将金吾卫交给她的意思。

“山长的意思是,陛下在女臣之间亦在寻平衡之道。”

说白了就是在挑拨党争,这是许多君王用老了的手段了。

“是,女旧臣之后遍布朝野,陛下并不想见到此等局面。”

薛重岁从盘子里揪了三颗葡萄,却没吃,而是放在了孟月池的面前。

“若你是陛下,你告诉我,柳铉徵的女旧臣遗脉、梅舸这样只能依附陛下的幸进之臣、宋菲娘这样的外戚,你打算怎么用?”

孟月池看着那三颗葡萄,又看向盘子里的其他葡萄。

“若我是陛下,便不会挑起女臣内斗。”

薛重岁笑了。

“可惜啊,你不是。”

孟月池微微低头,又看向那三颗葡萄。

它们生于同一枝,同一串,却似乎已经被高高在上之人分成了不相干的三个。

“山长,如今陛下以柳铉徵推动土地丈量一事却久久未见成效……”她言语未尽,意思却已经说透了。

“嗯,大概过不久,你母亲的姨母就要被贬官了。”

中秋大考,孟月池再次得中头名。

中秋节后,繁京传来消息,殿中监柳铉徵被贬谪剑南司马。

受其牵连,通政司两道参事柳朝妤被贬灵州祁连府。

邸报上明明白白写着,参奏柳铉徵之人是给事中梅舸。

柳铉徵离开繁京那一日,梅舸升任吏部侍郎。

又过半月,一年轻男子骑着白马到了鹤洲桥边,是刚得了江南道省试头名的陆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