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封赏(第3/3页)

不过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郑善果没有参与到谋逆中……他在天台山一战后就开始疏远东宫,并且在仁智宫事变的时候在李世民麾下奋战。

至于王珪、徐师谟、韦挺、赵弘智这些实际参与谋逆的人……那肯定是跑不掉那一刀的,能不连累家族已是幸运的了。

当然了,如李孝恭这样的人物倒是有些比较阴暗的猜测……郑善果出任尚书省右仆射,那其现在的官位就要丢了,肯定是落在秦王一脉手中,这个位置是三省的长官、副官之外最重要的吏部尚书。

随后还是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演双簧,下面的群臣都懒得开口了……你们肯定都商量好了。

李渊询问李世民,现在宰辅还有一个缺位,门下省少了个侍中……杜如晦合适还是凌敬合适?

李世民迟疑了下,也不知道是真的迟疑还是假的,按照能力来说,两个人都符合,其中杜如晦跟着自己十余年,劳苦功高,而凌敬却在入天策府后一直实际担任的是门下省侍中这个角色,而且凌敬背后还有魏嗣王李怀仁的背景。

这次李渊直接下了决定,凌敬出任门下省侍中,位列宰辅,而杜如晦出任吏部尚书……估摸着要不了多久,也会进入宰辅行列。

此外李渊也命中书省这边拟诏,凌敬、杜如晦两人位列宰辅,都是要赐爵以显贵重的,李渊还特地嘱咐了只能是郡公或者县公……国公那是要等李世民登基后施恩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以房玄龄、杜如晦、凌敬为代表的秦王一脉的势力全面进入朝堂,并且在李渊的刻意之下将会很快的实际掌控朝堂。

昨晚长子谋逆,父子反目,今日两仪殿内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如果李善在场的话,一定会有着非常特殊的感受。

如果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这时候的李世民应该是趴在李渊的膝下痛哭流涕,叙说自己的不得已,而李渊是老泪纵横,虽然想掐死这个不孝子却只能安慰……你做得对。

让群臣再次意外的是,李渊没有宣布对东宫一脉的处置,而是笑着看向了李世民,“二郎,怀仁这边的封赏,都交予你了。”

“魏嗣王平叛有功……”萧瑀嘴角抽动了下,“但……”

陈叔达苦笑道:“去岁泾州大捷,就已然难以封赏了。”

“不止如此。”窦轨补充道:“去岁怀仁于天台山救驾,陛下就已然难以封赏。”

殿内的气氛有些松动,众人都是哭笑不得,这几年两仪殿内不止一两次为如何封赏李怀仁而犯愁了。

不过这一次是救驾,倒是不用考虑太多的东西。

殿内安静片刻后,李孝恭笑着说:“陛下,听闻霍国公长女被册封县主?”

李孝恭的意思很明显,其他人一听就懂,李善自己是魏嗣王,妻子是王妃,母亲是太妃,就连老丈人都因他而爵封清河县公,倒是其妻肚子里现在还有个。

李渊却笑骂道:“若是真的弄瓦,怀仁还不得怪在你头上!”

“怀仁还年轻呢,终有弄璋之日。”李孝恭笑吟吟道:“但长子、次子终究或承袭爵位,或建功立业。”

一直不吭声的吴国公尉迟恭瓮声瓮气的说:“倒是听魏嗣王提及过,不望弄瓦。”

李渊点头道:“怀仁无子嗣,首要弄璋。”

“呃……”边上的李世民神色有些怪异,小声解释道:“怀仁自叙,宠女如宝,他日出阁,只怕伤心嚎啕。”

李渊愣了下,放声大笑后道:“那便如孝恭所言,怀仁有女,册封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