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生发 民俗文化节(第3/4页)

有很多歌曲都火了很久,比如《忘情水》《风中有多雨做的云》《轻轻地告诉你》《中华民谣》《雾里看花》等。

不过燕长青现在不一般了,除了一些前两年认识的算是朋友的人聊一聊,其他时间都在自家大院里待着,或者去故宫那里溜达。

故宫宣传片一经播出,就获得了一致好评,现在正是寒假,客流量明显比往年同期的人要多。

很多人都觉得故宫会每天都人来人往的,其实真不是,现如今旅游没那么热,关键舍得花钱花时间的人不多,故宫的人流量并不大。

如果是淡季的季节来,你甚至能见到空荡荡的大院里,只有寥寥几个人散步的情景。

毕竟对于外地人来说是稀奇,但是对本地人来说,很多人上小学都进来参观过,不稀奇。

也没人开着大奔进来显摆。

毕竟这年头能开得起大奔的人不多,而且也根本不需要把车开进故宫证明自己很有能耐。

而宣传片播出后的人流量,让故宫的上上下下都很开心,多点钱,就有钱多维护几件文物了。

这年头的故宫也不富裕,那外墙都还是破破烂烂保留着历史痕迹的呢!

……

等到春晚回来,燕长青都没顾上歇,兴致勃勃地举起了那个有点超大的龙头,带上一群人练习了起来。

没别人,就是二娃和铁蛋一帮小子们。

虽然个头小了点,力气也差了点,但是问题不大,都是经常锻炼的人,举的起来就行。

十条龙呢!

燕总负责举着最威风的那个龙头,二娃铁蛋他们跟着跑就行,关键是周围的龙得围着他们转,这样就算他们的表演不出彩,也肯定最瞩目的。

也和这条龙的颜色特别红有关,别的龙都是黄色为主,而且相比来说都短小了点,只有这一条红彤彤的堪称巨龙,最大最威武。

这玩意都不要怎么表演,举着转两圈,看起来都让人热血沸腾的。

别人都没经验,燕总好歹是看过不少小视频的,懂得多,举着龙头还要兼职指挥。

不过大家都特别听指挥,燕总让怎么着他们就怎么着,配合的挺好。

至于燕长青自己这一队更不用说,肯定是配合最默契的,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家伙们,干这点小事,根本不算啥。

……

通常来讲,只有初二初三的亲戚是最重要的,一般是姑娘带女婿回娘家,侄子侄女看叔伯舅舅等。

到了后面的亲戚都是惯例,因为有活动,完全可以集体出来玩,代替去家里走亲戚这件事。

反正到了初五这天,一大早就有一车车的人往桃树乡赶。

这些都是看热闹的,真正准备参加表演的,都已经到了大燕庄这边。

至于表演的场地,麦田就可以。

来参加的节目还是不少的,比如曾经和燕长青一起去省里的那几个踩高跷的兄弟,还有个村子说他们的习俗是骑黄牛……

带着大红花的黄牛都是精挑细选的,看起来格外的威武雄壮……

不过什么节目不重要,重要是热闹喜庆。

关键是现在有条件了,早些年那些舞狮的,狮子头上的漆掉了都舍不得修补,破破烂烂的拿出来糊弄人,热闹一下有那个喜庆的意思就行。

现在条件好,弄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一样。

最直观的,至少现在服装都能统一起来,不管什么节目,至少都配上了喜庆的衣服,哪怕是戏服也可以,看起来花花绿绿的也热闹。

……

杨乡长跑的头上冒汗,不断地招呼乡里办公室的还有几个村的村长们。

还要疏导人群,防止出现踩踏事故。

至于麦田,其实这个是可以踩的,乡里以前办活动,有些时候就在麦地里面,这是为了防止麦子长得过于旺盛,踩一踩可以让麦子根部生长更好点。

早些年还有用石磙压麦田的,都是怕麦子前期长得太旺盛,后面扛不住天气变化,最终影响产量。

不过也不能踩太狠。

所以就要安排好,最好控制去踩麦田的人数,不能让人都集中在一起。

燕长青本来还想兼职鼓手的,不过十条龙太多了点,场面又太大,他走不开。

来的人比想象的还多了点,他站到村口的楼房上看,乌压压的都是人,根本看不到边的感觉。

所以紧急喊来杨乡长商量:“人太多了,走的太慢的话,表演的会撑不住,只能到半路了。”

杨乡长抹了一把汗:“确实是,你看看那些小岔路上,都是车,这些还都是镇上拦了一大半的,不少人都是走着来的,这一路都是人……”

他是总指挥,从镇上到大燕庄这边,二十里的路上,不断有人向他汇报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