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谁都会有审美疲劳

奥运最大的赢家是视频平台。

而目前最大的赢家,当然是微视平台。

大概就在五六年前吧,当各种小视频、直播网站风起云涌处于战国时期的时候。

最大的两三家直播网站,就出现过大量相互挖掘对方当红主播的局面。

因为这些拥有固定观众的主播,往往一个跳槽就会带来数十万、数百万的观众跟着转移据点。

所以那时候的价码也大概是从三五百万一年,到一千万。

能过千万就挺能上头条了。

但这么几年过去,直播网站、短视频平台已经杀得血流成河,差不多各条赛道都杀出结果,领先者大概都会占据超过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然后后面两三家一起维持小半部分市场。

这种局面都往往是官方干预,不让资本一家独大的结果。

不然早就碾压性的垄断了。

所以这种互挖的情况逐渐减少,毕竟高下已分,单个的主播、网红已经不太可能撼动烧了几十亿几百亿之后形成的格局。

所以当时燕青的关注数突破那个短视频平台最高纪录,达到1.3亿的时候,平台方居然没太大的警惕性。

也许“盖青云本尊”这个账号表现得太无欲无求,既没有试图变现,也没有找官方平台联合炒作要资源。

实际上这些大平台里的顶级网红账号,几乎都是MCN公司和平台联手打造的结果。

极少的几个大明星账号都是陪跑的业余玩家。

宋思雨是成立了MCN机构来支持燕青发展,但她很清楚燕青的一切爆发都要建立在他获得奥运冠军上。

所以没得冠军,花再多钱都是事倍功半,不值得大投入。

而一旦获得了冠军,那又是事半功倍,再投入多少都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以她这种商贾家庭出身的传统,自然是前期猥琐发育,做好铺垫准备,一旦夺冠才开始爆发。

所以没什么MCN味儿。

于是燕青从青运会出名注册账号,老皮的演唱会开始晋升到明星层面,奥运会热身赛的话题不断,到奥运会上枪击、夺冠、表演等一系列的超级关注后达到那个顶峰。

他走的都是演艺大明星们的那条路子。

并不是网红MCN机构炒作的天天直播,天天放作品,天天拉流量,他是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叠加到奥运年来爆发。

占据全国百分之63份额的这家最大平台,并没太在意他。

真觉得他身上没油水,从来不开直播带货,从来不跟他们联动赚钱。

就好像他们没主动找几位粉丝量巨大的大明星账号互动一样。

因为这种明星账号,是看哪棵树最大,就来哪里栖身扩展他们的影响力,理论上也是应该给他们交费的。

于是就被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仅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微视平台用八个亿偷袭了。

当时开价到五亿、六亿的都是那市场份额第二名的平台。

结果燕青注销了“盖青云本尊”这个号,挪到微视平台这边之后,当时业内还有不少酸溜溜的声音。

八亿,这个价码怕是疯了吧。

什么样的主播、网红有八亿的号召价值力?

那些顶尖网红一场带货直播几个亿,一年销售几百亿,那里面有多少水分,多少花样明眼人还是清楚。

关键这家伙不带货,不赚钱,挖过去网站也赚不了八亿啊。

而且奥运冠军在奥运会之后,还能持续红一两年的都极其罕见,哪怕网站平台是想利用他引流,这效果也很难说持久。

却万万没想到,燕青在奥运会回国之后,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回到自己所属省份大本营,就接连依靠琼海体育度假村、右岸打斗、HK的搏击赛这一连串其他网红主播难以企及的话题消息,持续发酵。

红到发烫!

光是跳槽那一下,就给微视平台带来了千万级的用户增长,这在动辄数亿日活数的短视频产业,还不算什么。

但后续这些持续不断的热点,就让这种千万级用户增长持续稳定的过亿。

一旦过亿日活数出现在微视平台,那么市场占有率就无声的攀爬到三成多四成的样子!

而且这里不得不提排名第一的那家短视频平台,最赖以生存的特点,就是AI智能化算法。

看似每条视频往上一滑就下一条,实际上看得越多,后台大数据就会推送更接近喜好的短视频,用来死死的留住用户。

所以市场上才有开玩笑的说法,某个号算是养成了,只要一打开,喜欢看美女擦边的,条条都是,喜欢看科技制作的,接连不断,就是把喜欢的口味都攒过来。

这种算法让平台打赢全国份额战的同时,甚至在全球都成为最大视频平台。

也许正是这种已经国际化大赢家的局面,让这家平台没太在意燕青这么个单一博主的存在,市场早就过了博主还能要挟平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