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你不觉得可笑吗?”(第2/4页)

颜喻闲来无事,打量起这座僻静的禅院。

整个院子并不大,地面铺着青砖,有些砖块已经松动,缝隙里冒出几簇小小的苔藓,苔藓是很显眼的青绿色,装点着颜色有些单一的院落。

院中只有一口石井和一棵银杏树,以及树书下的一桌两椅。

石井很普通,并无特殊之处,银杏树应该有些年份,树干足有合抱之粗。

时至深秋,叶子褪去绿色,变成明艳的金黄,即使无风,也时不时有扇形的叶片掉落。

颜喻目光追着一片悠悠扬落下的叶片,目光缓慢的挪动中,多日来的烦闷隐隐有被抚平之势。

忽然,风过枝头,卷起一阵细密的沙沙声,金黄的叶子簌簌落下。

禅房老旧的木门传来闷响,颜喻目光转过去,恰恰好与开门之人对上视线。

皆是怔然。

风悄然止息,落叶像是在空中定格,慢下降落的速度。

耳边响起更悠长的钟声,余音如涟漪般圈圈扩散,泛到心头,敲得心脏失了一拍。

“林痕?”颜喻率先回神,不怎么相信地喊了对方的名字,觉得荒谬。

为什么会在寺庙遇见这人,总不能林痕也做了噩梦?

他想探究,却没能再次对上目光,因为林痕率先垂眸,稍显慌张地避开了。

林痕会主动躲闪,还是第一次,稀奇。

颜喻皱眉,心中闪过异样。

或许是人老了行动不方便,济源姗姗来迟,出现在林痕身后,朝他施了一礼:“颜公子。”

颜喻回礼。

与此同时,林痕朝济源点了点头,从侧门离开了。

济源邀颜喻进屋,颜喻摇头,指了指银杏树下的木桌木椅:“就在这儿吧。”

见老和尚没有异议,他就走过去,拂落树叶,坐了下来。

济源进屋取了茶水,斟了一杯,放在颜喻面前。

“贫僧与颜公子应该有很多年未见了吧?”济源面目慈祥,问颜喻。

“十一年。”颜喻答。

“竟是这么久了啊,颜公子今日因何前来呢?”

“解梦。”颜喻答,其实他更想问林痕来干什么,但忍住了。

济源似乎并不意外这个回答,道:“梦由心生,化自人心深处的欲念或恐惧,所谓解梦,也只是为了看清它们,颜公子应当比老衲更明白,它因何而生。”

颜喻皱眉,他知道自己怕什么不错,但总感觉济源在绕弯子,不想给他解,于是问:“您对其他人也是这一套说辞?”

济源也不觉冒犯,笑出了声,道:“人不同则缘不同,又怎么会一样呢?”

那就是唯独拒绝自己了。

颜喻点头,没再强求。

如此一来,倒没什么可说的了,颜喻起身告辞。

“颜公子,”济源也起身,叫住他,“可还记得那枚平安扣?”

“记得。”

颜喻答,就是送给林痕了,他不知道佛家是否忌讳这些,便没说。

济源双手合十,合眼道了声“阿弥陀佛”,感叹:“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呐。”

“什么意思?”

济源还在笑,年近百岁的老人眼珠已是浑浊,却偏偏在看人时带着看透世事的清醒与透彻。

他说:“那枚平安扣的机缘已了啊,颜公子。”

颜喻闻言愣住,他一时想不明白那句机缘已了到底指的是什么,保林痕平安顺遂吗?

总不能真如话本中那样,关键时刻替人挡了一剑,人活着它碎了。

从正门出来,迎面撞见背手而立的林痕,对方孤身一人,抬手望着天边飞过的鸟儿,看样子,似乎是专门从侧门绕过来等他的。

林痕转过身,道:“好巧,颜大人着急回去吗?”

不给人点头的机会,他接着说,“陪朕走走吧。”

颜喻没多犹豫就点了头,正好他有事要问。

林痕见状,带着颜喻去走济源寺里长长的游廊。

游廊是该寺中很有名的建筑,黄琉璃瓦搭于廊顶,往外是绿色剪边,剪边下是镂空木饰,木饰由左右两排向前延伸的梅花圆柱撑起。

廊宽十余尺,足够三五人并行。

廊下别有洞天,头顶是以黄色为主调的彩绘,颜喻对佛家了解不多,佛八宝也只识得三四样,初看之时还很新奇,之后便越发觉得无聊。

林痕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声的。

他问:“今天怎么来这儿了?”

竟然没主动阴阳怪气,颜喻觉得稀奇,便好脾气地答了这个问题,只是瞒下了梦的内容。

林痕应该只是随便找的话题,听完并没什么反应,只是顿了顿,道:“朕来找住持,是想请他出席不久后的登基大典。”

“嗯,知道。”颜喻应声。

半路发达的皇帝嘛,总要找人帮忙粉饰一下自己的谋反行径,打造个顺应天意的好名声,好尽量名正言顺地坐到龙椅上,德高望重的住持就是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