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攻守易形,众望公侯(第2/5页)
而除了这些人之外,最受瞩目的却是一家新的、能位列国策会议的企业总裁:大明银行首任总裁崔元。
他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从嘉靖十一年开始,崔元将不再担任宗人令这样的职务——由余承业接任;也不再需要代表五府参预军务——郭勋终于达成所愿、重回国策会议。
今天大朝会上,新的总理国务大臣将呈上他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大明新的国库和新的通宝体系要问世了。
这件事筹备了很久,已经辞任回乡担任江西大学院院长的费宏出力不少,但具体带头筹划准备的却仍旧是张孚敬。
新法最终能不能成,如今就是最关键的一环。
历经多年的争辩与实践,君臣都已经非常清楚:大明的核心问题其实是财政问题。
清丈田土、改革赋役、重视商税,那只是为了扩大税基;官员扩编、提高待遇、严申律例、单设都察和治安体系,那只是为了提高效率、令行禁止。
而最早的新账法、采买法、预算决算法,都需要如今把国库统一、让铸币权统一到朝廷手上。
为此,先有了单设为企业的宝源局,现在再成立了特殊的大明银行。
这是一个大日子。
“……臣奏请陛下制告天下通行新宝,计有铜铸通宝、银铸银元、金纹宝票凡三类,率由大明银行委宝源局制办。九年为期,渐收旧铜钱、碎银、银锭等熔铸新宝……”
在国议殿的正中,三个绿袍官托着三个盘子。
居右的那个,盘子上有大小、色泽都不太相同的五枚铜钱,正面都只四字:大明通宝。背面,则是新数字和大写的繁字,额数自然是壹、贰、伍、拾,又加上了嘉靖十一年制,外圆内方,一如旧例。
居左的那个,盘上却只是实心的圆币。正面是大明三辰旗的图案,周围还有基于一圈有起有伏的弧形印纹外的三角形山纹,半圆形围绕着三辰的,也有“大明银元”四字。在背后,就只是“一两”二字,再加上“大明银行”、“嘉靖十一年制”等字样。
而居中的那个,盘上则是三张精美的纸。它们不像原先的宝钞那么大,但所用纸张显然是重新研制的,其上更是印有更精美的花纹。这得益于近些年一直在不断改进刻印技术,也包含了新油墨的研制。但此刻这宝票上最显眼的,则是金纹。
说是金纹,实则只是造这种纸上时两层纸浆间先埋了金线进去,围成了一个圈。现在,有的宝票上有宽窄不同三道金纹,有的是两道,有的是一道。
而这金纹聚起来的圈中,则是不同的绘像。面额一百两足银的宝票,绘像下写着:大明太祖皇帝敕像。面额五十的,是朱棣。面额二十的,是朱厚熜。至于背面,那就都是文字。
要用皇帝像,原因很简单:大明的新货币直接和皇帝威严挂上了勾,后面再有私铸、作假的,可以直接用顶格的罪名去办,那是大不敬。
朱厚熜等张孚敬说完了长长的奏疏内容,回答言简意赅:“准!”
如今市面通行的货币,乱七八糟千奇百怪,还有宝钞和诸多碎银。张孚敬要用九年的时间,先把这些年通过各种途径收上来的宝钞消化了,还要逐步把市面上的各种杂钱收回。九年后,从嘉靖二十年开始,市面上的每一枚铜钱、银子,都将是定额的、统一由大明银行奉旨委托宝源局制办的。
这里面还有破损了的、氧化腐蚀了的钱不断兑新的麻烦事,但面额十文的通宝可并没有一文的通宝的十倍重,这是一套统一的体系,货币流通情况也将是大明银行每三年需要在大国策会议上汇报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后,则是张孚敬继续奏请设立大明银行、在各省城、府城、县城都设分行。
在这最开始的阶段,自然不可能就此放开其他商业银行许可。先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发行、兑换。发行之事,最重要的渠道是两个:官员俸禄从此直接折银,采买也用新钱。而旧币的回收,除了粮赋还是实物外,诸多税种折银折钞。
杨慎之所以之前那么急,就是因为钱法即将推行,财税部要承担巨大的宝钞回收和成色不足的旧钱回收带来的差额税银压力。
大明银行设立,意味着大明又多了一个新的官员序列。大明银行虽然是企业,但却是最特殊的企业。其内任职者,既有官品,又不受户部乃至国务殿管辖,却监管着即将出现的大明统一国库。
对此,自然要有一批庞大的、更加专业的人去任职、办事。
崔元这个皇帝最信任的国戚、勋臣是总裁,具体统筹办事的,是嘉靖六年的定国安民科魁首、长平伯李默。右副都御使改任大明银行行长,正二品,等同于一部尚书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