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碧落黄泉4(第2/6页)

不过,按照张瑾的风格,长宁觉得他若要动谁,断是不会给对方反应的机会,只怕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稀里糊涂地死了才对。

现在她还好端端的。

到底是张瑾有别的筹谋,还是吃错药了不在状态?

听说昨日张瑾突然进宫了一趟,还是往后宫那边去,而现在陛下的后宫冷冷清清,唯一受宠的就是灼钰那个小疯子,长宁倒是想打听是什么事,可惜她的手伸不到宫里。

那探子躬身道:“殿下所忧,我家大人也想到了,所以为了保护殿下,请殿下随在下乔装打扮,火速离开长公主府去别处暂避,由旁人扮作公主,此为金蝉脱壳、瞒天过海之计。”

“郑大人准备得倒是充分,看来筹谋了不止一日两日啊。”长宁微微扬眉,随即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眼睛里却毫无笑意。

也不知是在明夸,还是暗讽。

郑宽准备得这么充分,倒像是早就知道张瑾要干什么了一样,连一向敏锐的长宁,相比之下都显得过于被动了,心里多少有些介意。

她懒散惯了,根本没什么干涉朝政的心,皇妹待她真挚而尊重,又将这天下治理得很好,皇家本难有真正的亲情,但长宁却很珍惜这一份难得的姐妹之情。

得知陛下驾崩的消息时,长宁既惊怔不解,又愤怒心疼。

郑宽身为陛下一手提拔的宰相,却表现得这么淡定,且准备充足,倒让一开始沉浸在失去妹妹悲伤之中的长宁,品味到一丝猫腻。

那人神色不变,依然恭敬地问:“不知公主肯跟在下移驾否?”

长宁略一沉思,便爽快地答应了。

“好,本宫随你去。”

长宁起身走入内室更衣,那人便在外头静静等候,片刻后,长宁换了一身普通婢女衣裳出来,抬了抬下巴,“走吧。”

……

长宁离开公主府不久。

天色近黄昏,天干物燥,公主府突然走水。

据说,这是因为厨房烧柴的下人打盹睡着了,一时疏忽才酿成大火,火势随风蔓延,正在休息的“长宁公主”被困于卧房之中,难以逃出火海。

待到大火扑灭,只剩下一具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女尸,从身上的服饰来看,正是长公主殿下。

至于其他几位王爷公主,也相继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

平静的表面下波涛暗涌,刑部尚书汤桓私下与崔令之密谈,提及此事,低声道:“据说那女尸面朝下,只有脸部烧得焦黑,难辨身份。”

崔令之说:“汤兄是觉得,此事有蹊跷?”

“极有可能。”汤桓道:“听说郑宽最近动作不小,焉知他没有和公主提前串通好,先假死脱身,到时候再出来坏事。”

崔令之目光微闪,不动声色道:“汤兄说的是,区区一个郑宽不足挂齿,司空想必能提前部署好。”

崔令之微微点头,又想起什么,“自司空前天进宫之后,傍晚我去张府想请示司空一些事,司空却拒而不见,不知汤兄可否知道,这是为何?”

他在话也带了几分试探的意思。

打从自葛明辉那知道司空喜欢女帝已久,崔令之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极为介意,现在回想起当初弈儿在后宫时,张司空看似与他一条心,是不是从那时就已经根本不是真心实意助弈儿登上后位?

崔令之不禁心底发寒。

“你也是知道的,自从陛下出事,司空便变得有些……唉,不提也罢。你我也不必太担心此事,司空之定力和手腕,你我这些年都有目共睹,向来司空会自己调整好。”

汤桓一边抚须,一边摇头叹息,显然对崔令之并不设防,只说:“那些宗室被解决得差不多了,也时候召集群臣宣布结果,皇位空悬,拖得越久越不利。待你我助司空成就大业,将来也势必荣光无限。”

崔令之闻言,也只是笑笑。

谈话结束之后,崔令之起身回到崔宅,去探视了尚在病重的母亲杜如衾,随后径直去了书房,写了一封密信封好,交给身侧亲信。

“去交给祁王,切记小心。”

“是。”

那亲信躬身一礼,便匆匆从崔府后面出去了。

——

京城的所有动态,都逃不过姜青姝的眼睛。

姜青姝知道张瑾遇刺,知道郑宽去寻了长宁,更知道祁王那边一切顺利,沐阳郡公杜如衾在得知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之后,震惊愤怒不已,随后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了崔令之、崔珲两兄弟。

那一封来自崔弈的绝笔信,也终于递到了崔令之手中。

崔令之如何不惊不怒?

谋害他儿子的真凶,竟然是张瑾,他一直以来恨错了人,甚至被杀子仇人如此利用。

这也算一报还一报,当初崔令之算计利用濮阳钺,如今同样的事也轮到了他自己,可见算计人者也终将为人所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