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回朝10(第2/3页)

可是见了她,那些话都不攻自破。

他不需要再问什么了。

他信陛下。

殿下信她,他就信她,旁人不管怎么肆意揣测,霍凌只信自己看到的,只信自己的心,如果连亲眼目睹过陛下和君后之间真心的他,也只信人心易变,不信帝王有情,那么他才辜负了殿下一直以来的教导。

当日,霍凌又重新踏入了凤宁宫。

这座宫殿已经空了下来,当初每个角落都打扫得一尘不染,每次他来,都能看到许屏站在那儿,笑着跟他说:“小将军来啦,殿下在里面,快进去吧。”

这次,一个熟悉的身影都没有。

冷清得如一座冷宫。

霍凌站在这破败的庭院里,脑海中回闪过一些画面,还记得那时,女帝总是偷偷在紫宸殿熬夜,那可苦了来回报信的霍凌,殿下总是披着衣裳站在屋外,无奈地问他:“陛下还没睡么?”

陛下不许他告诉殿下她熬夜的事,殿下又偏要问他陛下熬夜了没。

耿直的少年夹在两头,左右为难,实在不知道该听谁的。

霍凌不擅长撒谎,往往一句话都还没来及说,殿下就猜到了答案,殿下每次知道她熬夜之后的表情都不太好看,觉得她胡闹,又不忍心说她,只好每次都亲自跑过去强迫人睡觉。

最让霍凌受到惊吓的一次,就是殿下一知道她在熬夜批奏折,就三更半夜亲自起身去了紫宸殿,还用一碗避孕药羞辱了张相。

往日种种,还历历在目。

霍凌至今想起来,也忍不住想笑,他回过神来,推开宫室的门,抬脚跨进去。

屋内光线昏暗,灰尘扑面而来,呛人得很,霍凌环顾四周,发现这里面陈设一如既往,除了一些容易潮湿腐蚀的藏书、殿下从前的古琴不见了,其他东西都还在,能看出有人存在过的痕迹。

霍凌走到案前,低头看了一眼。

他怔住。

落了灰的砚台下……似乎压着什么。

他伸手拿起砚台,看到这是一封已经落了灰的信,封存完好,且似乎放了很久,上面写着……阿凌亲启?

给他的?

这怎么可能……

霍凌怔了一下,飞快地打开信,熟悉的字迹落入眼中。

君后赵玉珩写得一手能流传于世的好字,其字形运笔极具个人风格,世人能仿出三分神韵风骨,却难以以假乱真。

真是殿下的信。

【宣威将军霍凌来到凤宁宫怀念君后赵玉珩,看到了赵玉珩给自己留的信。】

与此同时,姜青姝看到了这条实时。

邓漪奉茶过来,在一边问:“霍将军会看到那封信吗?也不知道殿下在里面写了什么……”

姜青姝笑了笑,没有说话。

她知道。

因为她已经看过了那封信。

三郎在竹屋里写信的时候,她就在一边坐着,亲眼看着他执笔写好,把信递给她。

她疑惑:“三郎写给霍凌的,给我瞧什么?”

赵玉珩微微笑了笑,望着她的眼睛,反问:“不好奇么?”

“不好奇,反正你也不会写我的坏话。”

“真的?”

好吧,还是有点好奇。

这也瞒不过他。

她眼珠子转了转,瞥那信纸一眼,拉长声音道:“不过……说不定写了我的好话,让我检查检查。”说着一把接过,好奇地看了起来。

这算是一封事后补上的“遗书”。

信里,除了身为表兄对霍凌的叮嘱,还有一些有关今后如何立足朝廷、如何为国效力的嘱托,让霍凌不必反复沉湎于过去,也不必为他惋惜。

因为他的结局,他自己甘之如饴。

最重要的是,他在信中告诉了霍凌自己为何如此选择,让这少年看清局势,让这少年不必困于他一人之事上,更不必因为他而被赵家裹挟,最重要的是……替他照顾好女帝。

姜青姝看到后面,目光定在纸面上,迟迟挪不开。

赵玉珩起身,走到她身边坐下,将她揽入怀里,她埋头在他颈窝里,嗓音闷闷的:“霍凌对你而言,也同你亲弟弟一样,你就不怕我真的毫不留情地利用他,让他为朕白白卖命,最终再过河拆桥、鸟尽弓藏。”

他淡哂一声,低头亲了亲她的眉心,“七娘若真的这样狠心,我倒是不必这样操心了。”

她不会的。

秋猎时她阻止他服毒,可见她外刚内柔、遇事喜欢自己抗,不是自私自利之人,人人都说她太无情,只有赵玉珩嫌她心软。

不交代好,他不放心。

因为外界流言纷杂,再心思纯粹的人,都容易被影响。

姜青姝闻言,仰头望着他,目光清润明亮。

“三郎。”

“嗯?”

“你会一直看着我吗?”

“我永远都在。”

至于那封信,就早早地被放去了凤宁宫,等着霍凌征战归来,重新开启它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