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扬了吧,都别活了(第3/4页)

他不会看错,李崇会是一代经韬纬略的帝王,而他只是他羽翼未丰的时候曾经依赖过的一个过客而已。

慢慢地那个帝王会长大,会有其他倚赖的朝臣,会发觉这天下间比他优秀,比他有才华的人比比皆是,他的离去或许会让那个帝王有些伤感,但是这个伤感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平所有的痕迹。

这一夜纵使有再多的插曲也总会过去,太阳第二日还是会照常升起。

蒙蒙亮的天终于驱散了昨夜一室黑暗,李崇睁开了眼睛,眼底是掩不住的暗影,可见这一晚他睡的并不怎么好,他掀开帷幔,还是和每日一样的时辰起身。

他没有如每天一样再看那些被呈送上来的无数数据,因为足够了,那些数据已经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披上了大氅在清晨最冷的时候在这座皇城中走了一圈,最后他站在了宫内最高的摘星阁上。

一身玄色龙袍的帝王立在那高高的围栏后,目光远望着这一整座宫城,早已经脱离了酒精控制的头脑回忆着昨晚的一切。

其实他并不后悔昨晚冲动的暗示和表白,只是有些不甘和遗憾,宋离只看到了这个小皇帝的身影,并没有看到这具躯壳中的周炔。

“宋离...”

一声轻声的呢喃从年轻帝王的口中轻轻溢出。

他允许自己沉寂在那样的情绪中一晚,却不允许更多了,他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

“半个月了,五大仓的案子已经审结,传旨大理寺卿赵成和焰亲王,所有涉案官员押至北郊。”

张冲立刻上前:

“奴才遵旨。”

李崇并未收回看向远方的目光:

“朕记得年前各地总督会进京来,以备年后当朝汇报各地军政之事?”

“是,陛下,如今总督已经陆续抵京,请安折已经递上来了。”

李崇深呼了一口气:

“折子就不必了,传旨召所有进京的总督于青华门外侯驾,随朕去北郊。”

张冲不敢耽搁,立刻去传旨。

没一会儿的时间各地总督便已经纷纷聚集在了青华门外,总督总揽一方军政大事,算得上是封疆大吏,他们也没有想到进京陛下第一次传唤便是去北郊。

李崇驾临青华门,张冲躬身开口:

“陛下,蓟辽总督,宣府总督,三边总督,两湖总督,浙安总督,闽渝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粮道总督皆已侯在青华门外。”

李崇轻轻点头。

青华门内,玄金龙袍坠地,群臣跪拜迎候天子。

“臣等叩见陛下。”

李崇微微抬手:

“诸位臣工请起,这么早就唤诸位进宫冷了吧?”

“臣等不冷。”

没有人能摸得准这位几乎没怎么见过的小皇帝的意思,但是那位被发落的云贵总督张朝理他们还记得,虽然那是王和保还有宋离斗法的牺牲品,但是他们进京这几日也足够打听出了事情的始末。

是李崇下旨将宋离下了狱,也是李崇亲自去牢房中放出了宋离。

张朝理被抄家灭族,王和保断了十个臂膀,甚至连户部侍郎和兵部侍郎都折了进去,直廷司处斩了近十个大珰,但是这位天子依旧居于其上,都是多年的老狐狸,没人会在这个时候再小看这位年轻的天子。

李崇笑了一下:

“车架上备了热茶,走吧,朕带你们瞧瞧京城的风光。”

一溜的车架穿过了街巷,向城北驶去。

城北的难民营被焰亲王接管之后自然不可与往日而与,秩序井然,因为不少难民已经被分配了活计,所以这一次的难民营少了很多人,如今营中多是一些身体不好,年老者,还有就是女子和幼童。

李崇带着身后的诸位总督走过一条一条的难民营,并未回头地开口:

“诸位消息灵通相必知道大半月之前这里是何等光景吧?”

天子在北郊处斩几十人这样的消息自然瞒不住:

“是,北郊难民能平安度过这一次雪灾皆是陛下之功。”

李崇转头似笑非笑地看向这位总督:

“所以你觉得朕是带你来看朕的功劳来听你吹捧的?”

那位总督连道不敢,李崇的目光微微深了下去:

“民不遮体,食不果腹,非雪之灾,乃是人灾,你们是朝廷股肱,封疆大吏,大梁各处的臣民要靠你们治理,朕不希望再听到任何毫无意义的赞词。”

掷地有声的声音随着风吹到了每一个二品大员的心上,他们隐隐感觉这一次来北郊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这北郊没有什么遮挡的地方,北风呼啸,两湖,浙安,闽渝总督有些受不住这北方的冷,虽然裹着黑色的貂氅却还是冻的脸色青白,身上都有些发抖,李崇看了他们一眼:

“去给几位大人取几个汤婆子。”

很快便有侍卫递上了汤婆子,但是那几位却不敢领受,因为这位天子手中可是什么都没拿,就那样迎风而立,他们总不可能比天子还娇贵,李崇瞥了一眼之后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