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降灭(第3/5页)

燕京城的春日,就这么过去了,紧接着而来的是夏日。夏日里的炎热像是一夕间生长出来的,日头火辣辣,街道上的人都显出惫懒来,小贩们挑着担子开始卖消暑的冷食。大户人家的干脆不再出门,在装了冰龙的屋子里躲阴凉。

“你以为姜家二小姐不够聪明?能在燕京城里做出这么多事情来得姑娘,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姑娘。你这些日子频频造访姜家,就算姜二小姐自己觉察不出,姜家人也会暗示的。她若是没有强烈地拒绝你,我想应当就是默认的意思。我问你,她有没有表示出抗拒这门亲事?”

时日久了,燕京城的百姓们也松懈下来,纷纷认为成王溃败是迟早的事,只要有昭德将军在一日,北燕就不会有叛军作乱。于是街道上行走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日子还是要照常过的,那些人把惶然的心放回了肚子里,每日还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除了一些老人和胆子极小的妇人,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受到这些影响。

殷之黎犹豫了一下,道:“没有。”

战事每日从前方传回燕京,似乎次次都是捷报。成王那筹谋了多年的举事,在昭德将军的勇猛无敌下,像是个笑话,不堪一击。

“我的儿子,是北燕最好的男儿,怎么到现在反而变得优柔寡断,你这么好,姜家二小姐还会看上其他人不成?你就不要瞻前顾后的了,姜二小姐生辰也快到了。等那一日,你好好陪陪她。”

眼见着对方越走越远,身影渐渐消失不见,阿昭才收回自己的思绪,重新看向院子上方的天空。听说成王和兵马和回京的昭德将军打起来了,现在还不知是什么结果,父亲……。父亲不知道现在在何地,还有姐姐……他想到这里,不禁黯然失色,永宁公主折磨她的时候也曾说过,薛芳菲死了,就算他要回桐乡,也不会让姐姐一个人留在燕京城,他会带姐姐的棺木一起回去,哪怕只剩下骨灰。

说罢,他就大笑着走出门去,不再看殷之黎了。殷之黎站在原地,看着桌子上两碗晶莹剔透的冷食,脑子里却想起在姜家花园里,姜梨的眼神来。

阿昭觉得奇怪起了,姬蘅竟然什么都对他无所求,所谓的肃国公“喜怒无常”,所以那一日救了自己,只是因为恰好赶上了他的“喜”时吗?

她的眼神温和清澈,灿烂得动人,但总觉得,隔着一层什么。倘若在还未交心的时候就这样宣布与自己的喜事,姜二小姐会如何?

就……这样?

殷之黎总觉得,只怕姜二小姐并不会多高兴。

“当然,”那男人的声音不紧不慢地从前面传来,“你很自由,想离开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不用跟我说了。”

六月二十九是姜家二小姐的生辰。

不过姬蘅似乎不打算和他继续多说下去,转身就要走,阿昭问:“大人……不需要我做什么来回报么?”

姜梨在一大早,就收到了姜家人送来的各样贺礼,无非都是衣裳首饰,要么就是金银。叶明煜也令人送了东西过来,他送的是银票,告诉姜梨想买什么自己买就是了。薛怀远画了一幅画一道送了过来,姜梨珍而重之地挂在书房的墙上,父亲的画还是从前的模样,却比金银首饰来得令她开心多了。

他说的话刻薄又伤人,但不知为何,阿昭心里,竟然也没有很生气的感觉,他对面前的男人也很难生出恶感,虽然他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还不近人情,但可能是因为对方救了他一命,又或者是因为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以后,他的脾性越发好了。

她今日不能去叶府,因为今日府上有客人来,而这位客人正是殷之黎。

“你大可不必为此失落,人生在世,向来欢喜光景少于艰难光景,你要是好好活下去,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能遇到你的下一个仇人。还是很有机会的。”

到了现在,殷家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了,而姜梨对姜家的劝道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大约姜家人认为,殷家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亲家,而殷之黎本身也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姜梨虽然现在说着抗拒,可是相处得久了,自然就能发现对方身上的长处,也就不会那么抗拒了。

“是,只是我的仇人好像已经不在人世了。”阿昭苦笑一声,“真是造化弄人。”

“姑娘今日要穿什么?”桐儿问。

“不用对我心存感谢,”姬蘅道:“听司徒说,你想报仇?”

姜梨道:“那就件吧。”她随手指了一件,白雪看了看,欲言又止。那件衣裳平日里穿穿倒也没事,只是在这样的日子穿起来,未免就有些平淡了。但姜梨却没有要改变的意思,桐儿就推了一把白雪:“姑娘说穿什么就穿什么吧,她自己有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