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再见(第2/5页)

赵轲看着姜梨,目光有些奇怪,似乎想说什么又不好说的样子,最后却是突兀地叹了口气,道:“对了,大人还说,如果姜二小姐没有睡着的话,可以去国公府坐坐。”

“哦?”殷湛有些意外,“你们已经见过了?倒是有缘。”

姜梨讶然。

“见到了。”一边的殷之情插嘴道:“爹,那位姜二小姐,原来几日前我们曾见过的。当时他们马车上掉下来一个孩子,被我救了。她还与我道过谢,今日去了姜家,听她自称二小姐,我还吓了一跳。”

“二小姐现在好像没有睡着,所以想去国公府坐坐吗?”

他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三分笑意,人也很爽朗似的。拍着殷之黎的肩膀,问道:“之黎,你今日去了姜府,可曾见到了姜家那位二小姐?”

姜梨哭笑不得,把这种事说得轻描淡写,像是去自家花园转转的,也就只有国公府的人了。她倒是的确有些事情想问姬蘅,关于殷家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殷家,让她心里多少有了点顾虑。姜梨就对赵轲道:“可以是可以,但是你应当知道,最近昭德将军回京了,今日还来了姜家,我不知道昭德将军和你家大人的关系,但是,多提防一些总是好的。如果我们现在出府,会不会被殷湛的人发现?”

这便是夏郡王,大名鼎鼎的昭德将军殷湛。

赵轲:“二小姐不用担心这一点。殷湛已经多年未回燕京,燕京的小路未必全都清楚。我们走的这条路,会足够掩护二小姐,不会被任何人发现。不过二小姐的提防的确是好事,和殷家,最好还是多留个心眼。”

坐在书房里的男人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生得身材高大,十分俊朗。他肤色偏黑,看上去孔武有力,但又有一种奇妙的儒雅,使得他悍勇的气质也削弱了几分。他的五官分明,十分出色,和站在他面前的年轻男子,亦有几分相似。

赵轲平常说话做事,都是按照姬蘅的交代来的,极少发表自己的主张。今日还是第一次以他自己的口吻嘱咐姜梨,姜梨觉得这就很不同寻常了。几乎再一次确定,姬蘅的目的怕就是殷湛,因为连他的手下都清楚。

燕京城一处宽敞的宅院里,屋里,有人正在说话。

姬蘅和殷湛迟早有一天会对立起来,姜梨觉得有些迷糊,她无法参与到过去的时光,对于昭德将军也知之甚少,因此实在猜测不出,过去国公府和昭德将军有什么过节。

“这个殷家……”姜梨道:“我总觉得,或许还有什么隐瞒的东西。”

也许今夜她能问出一点蛛丝马迹。

桐儿问:“那是因为什么原因?”

这样想着,姜梨就点头道:“如此的话,我想去国公府一趟,劳烦你了。”

“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姜梨道。

赵轲道:“二小姐放心,跟我走吧。”

她瞒不过自己身边的人,桐儿和白雪既然这般认为了,她也懒得纠正。

说起来,姜梨也许久没有踏足过国公府了。从被人掳到黄州之前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她没有主动来过这里,姬蘅也没有主动让她前去。想想,上一次和姬老将军闻人遥他们在国公府院子里烤鹿肉,仿佛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们两个丫鬟,大概是怕姜梨心情低落,进而怀疑自己的眼光,铆足了劲儿想为姜梨证明,姜梨的眼光是没错的,惹得姜梨哑然失笑。

赵轲赶着马车在夜里行走,马蹄不知道是不是裹了布,也听不出一点儿声音。姜梨猜测是为了提防什么人夜里出来查看,可过去并没有这样,如今和过去的区别,无非是多了一个昭德将军罢了。

白雪赶紧点头:“奴婢觉得国公爷很好的。”

姜梨越发好奇起来,不知道这个昭德将军和国公府究竟有什么恩怨。要知道殷湛去西北的时候,可能姬蘅还不曾出生,或者只是个牙牙学语的幼童,自然不可能和姬蘅有什么龃龉,顺着想下去,多半是和姬蘅的父亲金吾将军那一辈了。

桐儿理直气壮地道:“我觉得国公爷待我们姑娘更好,长得也更好看,比他们家还有银子。他们之前还在云中呢,国公爷可是燕京人,比起来,当然是国公爷和我们姑娘更合衬了。”她见姜梨没有出声阻止,胆子大了些,走到姜梨面前,认真地道:“姑娘,就算老夫人,二夫人,老爷,二老爷,二少爷三少爷他们都认为郡王世子好,姑娘认为国公爷好,就觉得自己势单力薄,还有奴婢,奴婢也认为国公爷好,还有白雪,白雪,你说是不是?”

可姬暝寒和殷湛传言里,不是关系很好的么?

白雪和姜梨一起转头看向桐儿。

姜梨心里怀揣着疑问,等到了马车停在了国公府门口。门口的侍卫看见姜梨,眼睛一亮,对姜梨咧开嘴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