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祖孙(第4/5页)

姜梨道:“据我所知,驮萝花生长在西域南边的沼泽地上,西域离襄阳实在是太远了。襄阳说到底也不比燕京,来往人流众多。叶家织造场的织女们长年累月都不出襄阳,应当拿不到驮萝,襄阳其他人也是同理,不妨查探襄阳每年进出的商人有没有从西域而来的,倘若有,驮萝最大可能也就是从他手上流出来。无论是有意针对叶家也好,无意混进织造场也罢,这种外来的危险花草都不是平常能见到的东西。”

肃国公姬蘅最爱奇花,即便到了襄阳,即便只是一个歇脚的院落,下人们也绝不肯怠慢。襄阳城不如燕京城物资丰富,采买的小伙计还是早出晚归地四处寻些样貌奇特好看的花儿栽种在院子里。

首辅千金的话,唐帆纵然再胆大,面子也不会不给,便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姿态。

还别说,国公府花团锦簇的看多了,到了这空落落的宅院,侍卫们都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眼下把花草一栽,顿时觉得顺眼许多,好似心口的一口闷气霎时间也被畅快地呼了出来。

唐帆还要说什么,一边的姜梨开口道:“唐大人。”

“叶老夫人与姜二小姐已经见过面了。”文纪道,“没有特别的事发生。”

“这……”叶嘉儿迟疑一瞬,随即坚定地摇头,“大人,叶家的织造场是由我父亲和二叔亲自一匹匹检查过的,不可能出问题。如果是叶家自己内部的问题,早在出织造场之前就会被发现,不可能让有问题的布料流出去。”

没有特别的事发生,也就是说一切顺利了。

唐帆盯着她:“也许是叶家织造的时候不小心将驮萝花混到了里面呢?”

姬蘅的旁边,陆玑询问:“他们相处得可算融洽?”

叶嘉儿摇头:“大人,这绝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叶家怎么会自毁名声。古香缎这么多年都没出问题,突然出事,必然事出有因,可绝不会是我们叶家自己做的。”

“十分融洽。”文纪道:“就像一家人。”

“二小姐说得不错,”唐帆看相关叶嘉儿,“叶家的古香缎里怎么会有驮萝?”

陆玑叹了口气,道:“姜二小姐真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让叶家人待她再无隔阂。”

“驮萝花瓣含有芳香,古香缎又自带香气,将驮萝花瓣研磨成粉混在古香缎中,是不容易被发现出来。这样看,古香缎之所以会造成人身上起疹子甚至死亡,都是因为驮萝花的缘故了。”姜梨道。

姜梨和叶家当年的那点龃龉,看似简单,其实真要跨过去,并不十分容易,尤其是隔了十几年。误会这回事,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就烟消云散,尤其是当初没有结果的,反而会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到了最后,就如坚不可摧的磐石,别说击碎,连撼动都很难。

“不错,”唐帆道:“的确是驮萝无疑。”

但姜梨就这么做到了。

“唐大人的意思是,这些古香缎上面都有驮萝?”叶明煜问。

“能在危急时刻共患难的人,当然容易令人感动。”窗前,姬蘅无谓地笑了笑,虽是夸赞的话语,由他嘴里说出来却像带着嘲讽。

叶如风和叶嘉儿对视一眼,姜梨年纪比他们都小,似乎懂的比他们都多。

“是啊,这就是姜二小姐的聪明之处了。”陆玑点头,“本来叶家和她之间的结难以解开,偏偏叶家这回遭逢难事,幸得她解了燃眉之急,在这样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又有同舟共济的感情,叶家怎么也不会对她横眉冷对。且姜二小姐惯会做人,瞧着真诚,只怕叶家人早就被她收买人心,收买得死死的了。”

姜元柏作为当朝首辅,府内藏书众多,有这样的孤本也是情理之中,唐帆道:“原来如此,二小姐真是博闻强记。”

罢了,感叹一声:“怎么就让她撞上了这样的机会?也算是运气吧。”

“在父亲的书房看过西域志异,恰好见过此种记载。”姜梨笑道。

“什么运气,”姬蘅摇了摇扇子,“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遭,早早地就等着戏开场。这年头,多得是感动自己的人。”

唐帆诧异地看着姜梨,半晌才道:“二小姐如何知道得这样清楚?”

陆玑沉默一刻,才道:“大人,织室令的人已经到了,襄阳的事咱们要不要插手?眼下看来,佟知阳不是个担事的人,他的外室又被叶明煜拿捏在手中,叶家是安然了,局面恐有变化。”

“驮萝是西域的一种植物。”不等唐帆开口,姜梨就开口回答,“盛开在沼泽周围,气味芳香。不过驮萝的花瓣带毒,曾有人将驮萝花瓣研磨成粉制成毒药,融入吃食衣物之中,无人发现,长此以往,人就会中毒。”

“不必。”姬蘅道。

叶嘉儿问:“唐大人,驮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