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花楼(第3/5页)

桐儿不疑有他,白雪却觉出些不对。虽然嘴上说着只是随便走走,但姜梨的脚步分明很坚定,好似下定决心要去什么地方似的,而且白雪有一种感觉,姜梨对襄阳非常熟悉似的,就如同她们侍弄的庄家,知道什么地方种的粮食,什么地方种的瓜果,不会弄混。

卓氏一呆,这些日子,姜梨几乎就没有出过院子,偶尔几次照面,也都是吃饭的时候。叶家人对姜梨表现得十分客气,但除了客气以外,再多的似乎也就没有了。姜梨也表现得异常安静,这时候主动提出要出门逛逛,卓氏就愣了。

但桐儿说过姜梨是第一次回襄阳,别人也这么说,所以大概是自己的错觉吧?白雪摇摇头,把脑子里怪异的感觉甩了个干净。

“在屋里闷得慌,打算出去走走。”姜梨笑着回答。

桐儿心里的直觉不久后就得到了证实。

她叫“阿梨”叫得格外别扭,桐儿听得也十分别扭,不过这称呼听在姜梨耳中却分外亲切,仿佛在桐乡,薛怀远叫她“阿狸”。

又走了一会儿,姜梨停下了脚步。

二人见着她们,也是一愣。卓氏有些尴尬,手足无措了一会儿,才看向姜梨,笑道:“阿梨这是去哪儿?”

“姑娘?”桐儿跟着停下来,还以为姜梨走累了,忙道:“是不是累了,奴婢扶您歇歇脚?”

收拾好,准备出门的时候,恰好在路上遇到了叶嘉儿和卓氏。

“不必,”姜梨道:“我们进去吧。”

姜梨笑道:“当然。”

“进去?”桐儿诧异地看向前边,前方似乎只是一户普通人家的院门,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桐儿道:“……姑娘,这是别人家里吧?咱们进去,是进哪里,姑娘认识里面的人?”她想着,姜梨怎么可能认识襄阳的人?除了叶家,姜梨和襄阳根本没有任何交集嘛。

桐儿和白雪先是一愣,随即皆是点头赞同。桐儿笑道:“这个好,咱们身上也不缺银子,姑娘看看有什么喜欢的,或是燕京城没有的,敞开了买,咱们带回燕京去。”

“不是人家。”姜梨出人意料地回答,她说:“这是惜花楼的后门。”

“随便逛逛。”姜梨笑笑,“这里可比燕京城小得多,第一次来襄阳,整日都在叶府里待着不是个办法,既然没什么事可做,叶家人又不让我去见叶老夫人,不如随意走走,入乡随俗,也让我们瞧瞧襄阳有什么风俗,同燕京城有何不一样?”

“惜惜花楼?”桐儿结巴着问:“这是什么地方,酒楼么?”她隐约觉得这名字听上去实在不怎么正经。

桐儿一脸惊讶地看着她:“去哪里?”

姜梨笑道:“它是襄阳最出名的青楼。”

姜梨站起身,道:“在屋里在怪闷的,出去走走吧。”

桐儿和白雪彻底呆住了。

她毕竟也做了那么多年的薛芳菲。

“大人,姜二小姐去了惜花楼。”

不过……姜梨目光闪了闪,还有一个办法,在襄阳也能打听得到桐乡的消息。在这里,除了叶家人,她并不是就没有认识的人了。

此话一出,楼阁里,陆玑一口茶水没有咽下去,“噗”的吐了出来。

她其实很想回桐乡,但襄阳离桐乡并不近,对襄阳城里的人来说,桐乡只是一个穷乡僻壤,便是打听起薛怀远,大约也无人知道。

在他对面,红衣美人眼疾手快,“啪”的一下展开折扇,将陆玑喷出来的茶水尽数挡了回去,眼里闪过一丝嫌弃。

只是现在叶家人并不信任她,她也无从得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可怜陆玑,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个半死,又被姬蘅扇回来的茶水兜头浇了一脸,半个身子赤裸的,好不可怜。想来潇洒翩翩的青衫文士何时落到如此地步,若是孔六那个大老粗在这里,必然又是好一顿嘲笑。

姜梨心中思忖,若是小问题,决计不必连叶明煜也回襄阳的。如外面人传言,叶明煜在叶家根本就不管事,对叶家生意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倘若连无足轻重的叶明煜也回来,叶家的麻烦定然没有说的那么轻松。

但是陆玑此刻却没有顾得上自己满身狼狈,而是追问文纪道:“你说的是真的,她去了惜花楼?”

白雪摇了摇头:“奴婢没打听出来,想来那些丫鬟们也不甚清楚,只说是小问题。”

“的确如此。”文纪一板一眼道:“而且姜二小姐是从惜花楼后门进去的。”

“生意出了点麻烦?”姜梨问:“什么麻烦?”

“后门和正门有什么区别么?”陆玑不解。

“三老爷回襄阳也不止是因为老夫人的原因吧。”一边擦拭桌子的白雪道:“听说近来叶家的生意出了点麻烦,外头的丫鬟都说叶三老爷是回来帮忙的。”

“惜花楼是襄阳最出名的青楼,里面的玩客都是襄阳的贵人。贵人们从正门进,贵人们府上有家眷的,去惜花楼找人,就从后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