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然丹最后的话术(第2/2页)
然丹听得此质问,却只是又浅浅的说道:
“呵呵,我已经磨快了刀刃在此等着了,待大王来了,我的刀刃也将要砍下去了。左史大人稍安勿躁,待会若大人再进,左史大人可借故告辞,届时丹自有话与大王要说。”
左史倚相却是不明就里,但他也知然丹平日里也并非是谄媚之辈。因此,今日如此说必然是有另一番缘故,故而他也就是微微点头应了下来。
又过得一会,待得楚王是从营外进来,左史倚相便借故是要提前离走,楚王亦不明就里,也就答应了下来。
左史倚相起身后,趋步而走,楚王望见左史倚相的背影,亦是不无感慨道:
“这个人可真是一个好史官啊,这个人精通《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于我楚国之往事可谓是了如指掌啊。”
然丹则又是微微一笑,回答道:
“其实,下臣也曾经是向他请教过的。从前周穆王想要放纵他自己的私心,周游天下,想要让天下到处都有他的车辙马迹。祭公谋父曾作了《祈招》这首诗来阻止穆王的私心,穆王因此得以善终于祗宫。下臣就曾问过他这一首诗,他却并不知道。”
楚王听他如此说,倒是一时对他二人的这一场文斗比试是来了些许的兴趣,因此不禁问道:
“哦?那然卿可曾记得?”
然丹拱手作了一揖,并是回答作赋道:
“那是自然的,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祈招安祥和悦,表现有德者的声音。想起我们君王的风度,样子好像玉好像金。保存百姓的力量啊,而自己没有醉饱之心。)
很显然,然丹之前说得这么多谄媚之言,其实就是故意的。所为的,就是让楚王熊围自己感悟到,什么叫做“忠言逆耳”。
他激走了李然,如今就好像是少了一面镜子。他的身边,也就再也没了“不和谐”的声音,留下的也只会是“回声”罢了。
这就是楚王现在所面临的窘境,而然丹最后的赋诗,作为最后的话术,却只能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劝谏。
然丹赋罢,便是径自起身,朝着楚王又是稽首跪拜。然后,便是寂寞无声的促步退出了大营。
醒悟过来的楚王,则亦是向子革作了一揖,并目送其离去。
而在他听得然丹此番言论后,楚王幽闷之心亦是更盛。自此后的数日里,饭也不吃,觉也睡不着。他这心里头,也变得是更加的空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