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入冬之前

家文送光明去二中,住宿,一年六百,住新楼。四人一间,光明想住上铺,刚好同宿舍两个大胖子想住下铺,一协调,各就各位。学校里食堂是刚成立的,在篮球场里,澡堂没有,孩子们就在卫生间凑合冲冲或擦擦,好在天渐渐凉了,周末回家洗。“行吗?”家文问光明。小学毕业就开始独立生活。太早。太小。但光明却并不感到为难,对他来说,住校是一种新奇的新生活。脱离了家庭,走到自由天地,晚上上自习,跟同学们聊天到半夜。都足够有趣。

秋芳两口子送小芳去上海读书,顺带在周边旅行了一下。秋芳作为科里的专家,培训和讲座时去过不少地方,但跟为民一起,还是第一次。为民说:“以后老了搬到上海来住。”秋芳说:“那可得多挣钱了。”为民笑着说差不多。两口子还在上海考察了房子,近来,有不少上海知青回沪买房。政策是:买了房就允许落户。为民和秋芳也商量着打算供一套,不为自己,为小芳。三岁看老,他们估摸着,小芳这孩子将来未必会回淮南。他们也不愿意让她回来。时代在变,淮南的厂子倒了这么多,城市的差距逐渐拉开,淮南再不是当年国务院批准的十三个“较大城市”。用秋芳的话说,早买早好。虽然贵,咬咬牙,弄一套也就弄一套。

腾出手,家文也正式开始做副业——一个早餐摊。

金九银十,人们都忙起来了。入冬之前,大家都想做出一点成绩来。

早晨,她五点钟起床,把头一天蒸好的糯米饭、广式香肠加热。苇子桶里垫上棉被,小木桶包在棉被里,糯米饭放在木桶里。旁边的餐盒里码好香肠,玻璃小瓶里放细砂糖和干桂花。准备好,六点出门。骑自行车,苇子桶放在后座上,一路向西,到国庆路五小门口卖糯米饭团。家文主打两个产品:香肠糯米饭团和糖桂花糯米饭团。开学后没几日,家文的生意口口相传,不到七点半,基本饭团就能卖光。她在骑自行车到厂里上班。

家丽好笑地,“这么大事你不管谁管,我得先码拾(土语:留意)着。”

这日,家文刚把车子支起来。家欢送成成来上学。大成刚上一年级。见二姐在门口,家欢有些意外。

“管不了。”

“姐,你怎么在这?”家欢问。

家丽烦厌地,“肿鼻子囊眼的有什么好,我看紫薇还好点,文文静静的。”

“卖点东西。”家文有些不好意思。开早餐摊的事,她只跟大姐提过。老三老四老六都不知道。

建国补充,“就是小冬床头贴着的那个。”是说还珠格格海报。

有人来光顾。家文麻利得打开筐盖子,用木勺把糯米放进一块蒸笼纱布里,摊匀,在放一根香肠。然后纱布包着,卷成长条型饭团。家欢和成成在旁边看着。

“小燕子?”家丽皱皱眉头,“电视剧里那个?”

大成嘴馋,又不好意思说,不停地舔嘴唇。

建国说:“还没有。说是喜欢小燕子那样的。”

家文忙笑着说:“成成,我给你做一个。”

“军也参了,工作也定了,谈个两年结婚正好。”家丽充满期待。又问:“他有目标了?”

家欢连忙说不要。家文已经在做了。做好,递给大成。家欢非要给钱。家文道:“太见外了,一个饭团值什么,我是不是他二姨?”家欢这才作罢。家文赶着要上班,没空跟她闲聊,骑车走了。

“就怕现在还没定性。”

送完大成,何家欢没着急去单位,现在淮滨路邮政储蓄,把一个到期的定期存款取了。再转到去老六那坐一会。

次日回军分区,建国把大儿子小年提结婚的事跟她说了。家丽喜不自禁,“有这个打算好啊,早结早好!”

上午十点,老六才开门,到十一点,有两个人进来看看,但转一圈就走了。都没买。

家丽点头称是,不提。

家欢问:“生意一直这样?”

老太太劝,“你先别刺激她,这种事情,只有她自己想,才能行动,你先帮忙留意着。不过老二带着个孩子,也难找。又是男孩。最理想是也找个丧偶的。没有那么多啰嗦事。”

家喜说:“都不识货。”

“先不说这个。”家文说。既然老二抵触,家丽只好闭嘴,在她看来,爱人去世,再找一个,正常不过,毕竟还这么年轻,总不能下半辈子就这么一个人打发了。但她也知道老二对卫国感情深。家文骑自行车带光明回饲料公司。家丽才跟老太太提了提让老二找人的事,感叹道:“所以说有时候就是这样,感情太好了,什么都太好了,也不行,难说,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反倒是那生活中烦恼多的,感情一般的,打打吵吵的,可能就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