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故国乔木(三)军溃(第3/3页)

而蒙军反应迅速,知道奇寒的天气是绝佳机遇,轮流点火烤肉,纵酒谈笑,刺激山上被困的金军。

朔风如割,风雪交加,被困在三峰山的金军已断粮多日,缺衣少食困乏不堪,连骑兵赖以生存的马匹都被杀来裹腹,士气越来越低靡不振,连素以坚忍彪悍闻名的忠孝军都有些丧气,两位统帅也束手无策,坐等山下蒙军好整以暇地商议列阵。

即便如此,惮于这场经久不散的大雾,拖雷仍不敢贸然发动总攻,而是将兵力移到三峰山与钧州城之间,准备放走金兵后再追歼穷寇。此时有见机的蒙古将领劝拖雷等窝阔台到来后再作决定,可拖雷一心记挂战事,并未理解其谏言之深意,生怕金军突围成功进入钧州据城以守,于是不等窝阔台直接放开通往钧州方向的包围。恰好此时被逼到绝境的金军向外突围,以为逢凶化吉绝处逢生,争先恐后地从这条蒙军让出的通道逃生,人喊马嘶,乱作一团,踩踏争道,声如崩山。

蒙军见金军溃乱奔逃,士气军纪荡然无存,趁机全力追击掩杀,打得金兵丢盔弃甲狼奔豕突,最终一败涂地。

就在这个时候,苍天吊诡地伸出那双翻云覆雨拨弄苍生之手:天晴了,“天气开霁,日光皎然”。

金军残兵在雪后灿烂的阳光中清清楚楚地露形于雪地之上,无处可遁,终至全军覆没。

-

李冲带完颜宁自荥阳一路南行,沿途向百姓打听战事,听说官军打退了蒙古,原本坚壁清野的村砦城郭又恢复旧貌,且又时逢辞旧迎新之际,心中很是喜悦。

这一晚是除夕,二人借宿在贾谷镇一处民家院中,李冲买了些米酒,倒了一小盏给完颜宁,笑道:“委屈长主喝口醪糟,权当是过年了。”完颜宁微微一笑,接过粗陶盏缓缓饮下,待身上热了些,又抱膝坐在车辕上,下巴抵着膝盖,侧首望着原野上无垠的黑夜,久久不语。

李冲不知她心事,以为她只是思念丈夫,笑道:“官军既已得胜,咱们再劝一劝他,功成身退,他定会走的。”完颜宁只是微笑,良久,才轻轻道:“你信?”李冲一愣:“怎么?”完颜宁静静道:“蒙古人远道而来,三路伐金,会不战而退么?你也曾在军中,应当知道参政的性子。”李冲闻言,也攒眉沉吟道:“如此说来,奏捷之事多半是虚言夸功……哎呀,不好!这许多百姓听信了朝廷捷报,都不曾进城躲避,蒙军一来,可都活不成啦!”他跳将起来,奔去相告父老,可村民们哪里肯信,反怪他酒后胡言恐吓,李冲无奈,又回到车边,垂头丧气地摊手道:“没法子啦!”完颜宁也不答话,只是蜷起身子望天惨笑,过了片刻,柔声道:“太和,你回荥阳去接纨纨吧,我自己去找他。”她本就怀着必死之心,此刻也不愿再拖累旁人。

李冲笑道:“我就这么回去,非被纨纨休了不可。”见完颜宁心绪低沉,又故意笑问:“对了,你从前在宫里是怎么过除夕的?御宴上有什么好菜?”

完颜宁抬眼望向黑沉沉的夜空,嘴角露出温柔的微笑,仿佛在一片混沌广袤的黑暗里看到了十七年前的那个灯火阑珊的除夕夜,一个发束双鬟的小女孩摇摇摆摆地跑向雄伟高阔的隆德殿,轮值的禁军青春年少、英气勃发,用铜墙铁壁般的臂膀稳稳抱起那小小女孩,侧过脸认真地道:“别怕!”

“良佐。”她的语声低如梦呓,伸手向遥不可及的夜空,似要穿透浩瀚的时光回答隆德门下那个热血少年,十七载光阴如水,改了她的形貌,添了他的风霜,唯那怀抱宽厚沉稳如昔,在刀山血海中恒久相待,“只要见到你,我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