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千山寒暑(十)桃源(第4/4页)

四人复又坐下,此时已近四更,酒意阑珊,愈发觉得身上冷起来。九娘走进里间,取了几件袍子,给大家披在身上,又搂住了女儿,重续上话,驿丞低道:“那位……壮士,也去桃林找你了么?”九娘摇头道:“长主早有所料,让我留在队中,只带了宋殿头去桃林。”驿丞松了一口气,不再追问,元好问叹道:“忠孝军一千将士,国破之时无一苟存,更何况是良佐身边的人……不是在钧州,就是蔡州……”九娘闻言,也低头黯然。

回雪不解:“元翁翁,这位移剌副枢德也平平,才也庸庸,就因为从龙有功,受哀宗皇帝这般信任么?那为什么汉高祖要杀韩信,宋太/祖要杯酒释兵权呢?”元好问叹道:“或许正是因为移剌副枢德行与才干都不足以服众,又是个没有根基的契丹人,所以才能深得圣眷吧。良佐是宗族后人,又有这般威望才干,就同耶律大石一样,天子自然心生提防。”九娘点头道:“是这道理。而且将军性情耿介,与副枢常有不睦,官家自然疑他醉翁之意不在酒,明面上顶撞副枢,实则狂恣悖逆、藐视君王。”

回雪瞪大了眼睛,愤然道:“还有这样的歪理?副枢这样的才德,谁能心服得了?”元好问苦笑道:“德才再不济,上司就是上司,如果上司德才不足,下属就可以不敬,那么天子德才不足,臣子也可以不敬了——所以不敬副枢,就是不敬君王。”

驿丞咋舌:“当真是伴君如伴虎!我瞧将军若真打退了蒙古,只怕也和南朝的岳王爷一个下场……对了,长主什么都明白,为何不劝劝他?他若能转了性情,没准这婚姻也有望了呀!”九娘摇头叹道:“长主最是爱重将军的品性,她生在宫里,平生所见的聪明人何其多,唯独这赤子之心是世间独一无二的至宝,她宁可自己费尽心机地筹谋描补,也不舍得教将军弯一弯脊梁。”驿丞连连叹气,只道可惜。

九娘侧首,见女儿怔怔若有所思,柔声笑道:“小鬼头,又在瞎想些什么?”回雪沉吟道:“我在想,将军这一生中,老夫人愁他一根筋,大将军劝他改了至刚易折的脾气,王经历和元翁翁说他不开窍,周姑娘与他言语磕绊,广平郡王笑他不解风情……唯有长主,从未怪过他半点不好,娘,所以将军才说,世上那么多人,唯独长主是知己,士为知己者死,是不是?”元好问连道惭愧。

九娘很是惊讶,睁大眼睛看着女儿,忽觉她一夜间似乎长大了许多,又想起当年旧主青春萌发的模样,心中一酸,点头叹道:“是啊,金无足赤,世间哪有完美无缺之人,既要他的正直,便得接受他的耿介,既要他的端方,便得接受他的木讷,长主灵慧通透,早就明白这一点,所以从不要求将军为她改变什么。”驿丞闻言,回思这半生以来,妻子也从未要求过自己,不由心中感动,深深望了九娘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