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短衣匹马(六)结发(第2/3页)

云舟痴痴凝望镜中的自己,一时间恍如完颜彝近在身侧,正满眼温柔地向她微笑,她羞得不敢抬头,良久,方侧首偷偷瞟了一眼,却见身旁空无一人,忽然醒过神来,又羞愧又好笑,叹道:“我真是失心疯了!幸亏没叫霓旌看到,不然羞也羞死了。”她从奁盒里摸出一把小银剪,在头发上比划了一下,却忽然想到及笄之礼,顿时身子一颤,面色变作苍白,连柔润的红唇也瞬间失去了血色。

两宋女子年十五束发及笄,从此可遣婚嫁,云舟想起昔年离家之时,母亲犹自殷殷嘱咐:“及早回来,莫误了年底的笄礼!”谁知原本美满安乐的人生竟被金人生生毁灭,骨肉分离生死茫茫,不知父母失了掌上明珠会是何等的悲痛!云舟越想越心凉,忖道:“他固然是忠厚诚德的真君子,也有以武止戈的仁心大义,可金人终究是金人,效忠的是金国,只消一道南征圣旨,他锋镝所向便是我的故国,杀灭的便是我的父母同胞,他越是治军有方,大宋就越危险,到那时我该如何自处?”她这样想着,手中银剪慢慢滑落,削断了几茎秀发,她怔怔望着那几条断发,忽然又想到结发二字。

夫妇结发古已有之,意为在成婚当日将夫妻二人头发各剪下一绺,并为一束以红绳扎起,以祈愿“结青鬓缔白头”,故而赠发之举多有约许终身之意。云舟心中一阵悲凉:“我被金人所害,流落平康,难道还要嫁金人么?更何况我早非完璧,他怎肯娶我为妻?他待我好,不过是因为本性善良,又或者是图一场露水情缘而已……”她双手捂住面孔,满心绝望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寒意自心底蔓延开来,冷得全身战栗。

恰在此时,门上叩声轻响,霓旌在门外笑道:“姐姐,好了没有?元相公要走啦。”云舟强自镇定,克制地道:“那你送送元相公吧,恕我躲个懒,就不出来送他了。”元好问亦笑道:“不敢劳烦姑娘相送,只消把东西交给元某就成啦。”云舟紧攥住银剪,冷冷地道:“没有什么东西。”元好问与霓旌面面相觑,大感奇怪,霓旌小心地隔着门婉言道:“那姐姐好歹带句话回去,将军也是一番好意。”云舟咬牙道:“多谢他。请他今后少来为妙,贵步何必临贱地……”她话未说完,喉头已被哽住,再也说不下去。

霓旌闻言大惊,急道:“姐姐,你说什么?快开门!”等了片刻不见开门,房中也再无声息,元好问回想云舟神态,料她对完颜彝绝非无情,便故意拖长了声调重重叹了一声:“唉,良佐好命苦!老大不小了,好容易喜欢个姑娘,偏又是明月照沟渠……”云舟流着泪一动不动地伏在妆台上,不肯发出一点声响。

霓旌等了一会儿,仍没听见什么动静,侧首对元好问软语道:“元相公,姐姐她糊涂了……”元好问笑道:“我明白,她刚才的意思是说,请良佐善自珍重,不要因为记挂她心急火燎地赶过来,反落入葛宜翁的圈套——我自会带了这话给良佐。”霓旌大喜,拍手道:“元相公怎么这样聪明,定是天上文曲星托生的吧!”元好问爱怜地笑道:“我是文曲星,那你便是红鸾星——对了,你平日多劝劝你姐姐,良佐心思直,不懂得女儿家的弯弯绕,她刚才那样的话对我说是无妨的,可若对良佐说了,他以为你们厌恶他,就真的不会再来了。”霓旌蹙眉道:“可不是么,上次姐姐说了句不侍金军,将军就果真不来了,亏得遇上葛宜翁的事才回转来。元相公放心,我定会好好劝她。”

-

到七月间,完颜鼎的病渐渐好转,王渥十分高兴,提议去郊外打猎,活动活动筋骨,完颜鼎笑道:“我也有此意,等天气再凉爽些,咱们去南阳,除了打猎,也可看看卧龙岗,听琴台。”王渥喜道:“甚好!良佐和裕之也一起去吧。”完颜鼎笑道:“自然。”他忽然想到一事,问:“仲泽,我恍惚听到些传言,说陈和尚打了人,是怎么回事?”王渥将事情始末说了,完颜鼎沉吟片刻,又问:“葛宜翁现下怎样了?”王渥迟疑道:“听说……不大好,说来也怪,四十棍也不算重刑,怎会休养这么久都好不了。”完颜鼎皱眉道:“这事只怕有些蹊跷,仲泽,你费心去查问查问,先别告诉陈和尚,免得他心里难过。”王渥点头道好,又笑道:“商帅与良佐当真襟裾情重,他怕你担忧,你又怕他愧疚,倒教我和裕之两头瞒着。”完颜鼎笑道:“我们俩没有其他亲人了,自然比别人家兄弟更亲些。”

王渥笑道:“商帅,良佐只怕要多一个亲人了。”完颜鼎奇道:“哦?他和裕之结义金兰了?”王渥忍笑道:“非也,商帅再猜猜。”完颜鼎思索片刻,疑道:“总不会是结识了哪家女娘吧?”王渥拍膝大笑道:“正是!恭喜商帅,多年心事终于可以了了。”完颜鼎又惊又喜,不敢置信地道:“真有此事?是谁家的姑娘?快叫陈和尚来,我要问他!”王渥忙笑道:“商帅别急,此时还问不得。良佐没经过儿女之情,明明动了心自己却还不知道,你现下问他,他必不肯承认,还梗着脖子说把人家姑娘当裕之一样看待。”完颜鼎大喜道:“那便是了!他自小长在军营,从不和女子来往,如今能把一个姑娘当成裕之这样的好友,那还不是喜欢人家么?!”王渥抚须笑道:“正是如此,我和裕之也是这样说。”完颜鼎喜道:“究竟是谁家姑娘?我先打听清楚了,好为他筹备聘礼。”王渥有些犹豫,缓缓笑道:“倒不是正经人家的女娘……她是咱们曾经去过的那家桃源里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