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4页)

“娘,这还不知道弄到啥时候去呢,咱中午要不先吃点简单的?”金红莲问。

沈沛霖点了点头,又说: “随便做点,别再蒸咸鸭蛋了,我都吃腻了。”

她家的咸鸭蛋是好吃,但挡不住这天天吃,就算变着法子吃也很快吃腻味了。

“那我洗几个皮蛋出来,再做几个凉拌菜,咱们中午吃的清爽一点,晚上用板栗炖鸡吃。”

沈沛霖没意见。

罗家吃腻了咸鸭蛋,为其他美食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家产的咸鸭蛋却在岱山镇引起了一番风云。

中秋节还没到,节礼倒是早早的发了下去,毕竟岱山镇这块都提前走亲戚,一般在中秋节这一天之前,该走的亲戚都走了一遍。

所以罗家的咸鸭蛋也跟着节礼发到了罐头厂员工的手里。

“这次咋就几个咸鸭蛋,不如上次大方,上次的麻鸭味道特别好。”

采购处无奈: “我倒是想买麻鸭,可人家的鸭子都卖完了,现在养的都是母鸭子不卖,能买到咸鸭蛋还是我跟卖家交情好。”

一说这话,员工也议论起来: “这户人家养麻鸭到底有啥诀窍,养出来的鸭子就是比别人的好吃。”

“可不是,那鸭子的味道简直了,后头我去别家买过,味道都不如他家的好。”

“我还特意去他们村买,他们村其他养麻鸭的味道也不错,但还是不如他家。”

“你去都去了,咋不直接买他们家的?”

“我倒是想买,人家不卖啊,还是老王运气好,去的早,现在找上门人家也不卖了。”

在闲言碎语中,员工们拎着咸鸭蛋回到家,第一时间都洗干净蒸上。

李总工也是其中一员,他向来不是个嗜好吃的,但上次的鸭子确实是不错,家里头媳妇孩子一直惦记。

但他自持身份,平时也忙,实在没工夫去村里头淘卖。

这天拎着咸鸭蛋回来,他就提了一嘴: “采购处说跟上次的麻鸭是同一家,咱也蒸了尝尝看味道,要是真的好,下回再买点,麻鸭没了,鸭蛋总不会也卖光。”

媳妇一听赶紧蒸了,笑着说: “那就尝尝看,不过我吃着咸鸭蛋都是一个味儿。”

哪知道等咸鸭蛋还没蒸好,倒是先有客人上门了。

“刘书记,这个点你咋过来了?”李总工一看来人,也吓了一跳。

刘书记脸上带着笑: “我来岱山视察工作,想起你这个老同学,特意过来看看,怎么样,没打扰你们吃饭吧?”

两个人虽然是同学,但现在的发展天差地别,李总工在小小的罐头厂当小干部,人家却已经是德兴市的书记了。

李总工连忙道: “您还记得我那是我的荣幸,哪儿会打扰,就是今天没准备什么,家里饭菜简单,刘书记要是不嫌弃的话一起吃一口。”

刘书记既然来了,当然不会嫌弃。

他一看饭桌,笑起来: “正好,我就爱吃咸鸭蛋,德兴市的咸鸭蛋不如咱们岱山的合口味。”

李家夫妻俩连忙招呼,现在去买菜也来不及,媳妇还特意将珍藏的腊肉都拿出来蒸上,又出去问邻居借了一些菜。

刘书记笑道: “快让嫂子别忙活了,我来找你就是吃吃饭,聊聊天。”

说了几句话,李总工倒是自在一些,笑着说: “行,那我也不拘谨了,来,这是厂里头今天才发下来的福利,老同学你也尝尝。”

刘书记接过来磕了一下,蛋壳一破,他就闻到咸鸭蛋特殊的香味。

他笑着说: “这鸭蛋闻着不错,下酒正好。”

下一刻,筷子一插,里头便流出金黄的汁水来,一口蛋黄入口,刘书记惊讶的眯起眼睛。

他连着吃了几口,诧异的问: “这鸭蛋是哪儿采购的,味道特别正,我可好些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咸鸭蛋了。”

“采购处说从岱山镇乡下买的,国家这几年不是提倡个人承包吗,附近乡下有人搞养殖,养了很多麻鸭下蛋。”

李总工见他喜欢,笑着解释: “他们家的鸭子也好吃,只可惜卖光了,现在不卖鸭子,只卖鸭蛋。”

他媳妇插了句嘴: “人家的鸭子和鸭蛋确实是好,之前还拉到咱们这块的家属区卖,我赶巧买过两次鸭蛋,直接炒小葱吃都喷香,只可惜生意太好,如今也不拉过来卖了。”

“生意这么好?”刘书记有些惊讶。

“可不是吗,我们厂里头有些工友大老远的赶到人家村子里买,一开始还能买到鸭子,后来找过去的人太多,人就不卖了,要不然鸭子卖光了没法下蛋。”

李家媳妇打开了话篓子: “他家的麻鸭更好吃,熬出趟来油不多,但特别香,吃着也滋补,只可惜现在买不到了。”

刘书记感慨道: “自打国家开放承包以后,德兴市旗下的乡镇多有搞承包的,但真正能干起来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