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4页)

沈沛霖回头瞪了他一眼: “废话怎么这么多,你只管跟着。”

罗老二揣着手,不敢再说。

哪知道母子俩到了镇上,沈沛霖径直就往银行走。

罗老二一个激灵: “娘,您来这儿干嘛,咱家那点钱还要存银行啊,我听他们说存银行不保险,指不定哪天就没了,存折哪有大团结拿在手里头实在。”

“待会儿进了门闭嘴,就跟在我后头别说话。”

沈沛霖觉得这儿子实在是呱噪,胆儿咋就这么小,原主生老二的时候是不是忘记给他生个胆子了。

罗老二又耷拉下脑袋,一副鹌鹑样。

沈沛霖没管他,进门就要找行长。

银行柜台客客气气的找点,见她穿戴普通,气势却不普通,一时拿不准她到底是啥身份。

这年头刚改革,银行柜台不敢以貌取人,客客气气的把她请进了办公室。

“大姨,我们行长真不在,我是这儿的主任,你有啥话直接跟我说成吗?”一个四十出头的男人开口问。

沈沛霖看了看他那地中海,暗道咱俩谁年纪大还真说不准。

但她瞧了眼自己橘皮似的手,没解释,只问: “主任您好,我今天过来,是知道咱们祖国正在大力发展农村建设,现在有支持农村经济的无息贷款,想申请一笔。”

地中海主任为难的皱起眉头,好声好气的说: “大姨,您是从哪儿听来的这政策?”

沈沛霖笑起来: “您别管我是打哪儿听来的,就问有没有?”

主任心底诧异,国家是有这个政策,但除了银行人员和政府人员,普通老百姓哪儿会知道,他手里头是压着放贷的任务,却又不敢随便乱放。

毕竟这钱放出去,要是收不回来,他也得吃挂落。

“确实是有这个政策,但国家是有要求的,不是谁来都能给。”

沈沛霖胸有成竹,直接摊开自己的笔记本: “我了解过无息贷款的要求,针对的就是农村个体户,我叫沈沛霖,是咱们岱山镇长泉村的一位村民,正打算承包村内荒地作为养殖用地,主要养殖的对象是麻鸭。”

“这是我写的计划书,针对荒地麻鸭养殖技术,后续盈利方式进行了分析,您可以先看看。”

看见她递过来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主任更加吃惊,接过去低头看起来。

罗老二心底急得不行,扯着亲娘的衣袖。

沈沛霖不耐烦的瞪了他一眼,做了个闭嘴的手势。

罗老二憋不住,凑在她身边嘀咕: “娘,你咋来银行借贷款了,这咋能成啊,咱家没到借钱的份上啊。”

“不懂就闭嘴,回头再跟你解释。”沈沛霖简单粗暴的打断他的话。

罗老二揣着手,苦着脸一副发愁的架势。

主任很快看完了计划书,抬头看了眼沈沛霖,笑着夸道: “没想到咱们岱山镇还有大姨您这样的人才,这份计划书写得有条有理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文化人做的呢。”

沈沛霖只笑着追问: “既然主任您也看好这份计划书,那我这贷款?”

一提到贷款,主任叹了口气,将本子还给她。

“您来迟了。”

主任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您要是早些过来,银行还有贷款的额度,但就这两天的功夫,额度都已经批出去了。”

“你也知道这贷款额度是国家定的,别说是我,就算行长在这里也不能擅自增加,所以只能跟你说一声抱歉。”

沈沛霖眉头一皱,看着对面的人,知道他没说实话。

被她直勾勾盯着,主任只觉得背脊发麻,但还是硬着头皮解释: “你也知道咱们岱山镇虽然不大,但附近的村办企业却不少,一个个知道能借无息贷款都上赶着来,那么点额度哪里够用。”

罗老二一听,拍着胸口一副劫后余生的模样。

沈沛霖出师不利,只能追问道: “主任,你也看过计划书了,只要有本钱开始养殖麻鸭,随着咱们计划经济慢慢放开,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就要吃肉,麻鸭的生意肯定不差。”

“我不是怕你还不上,实在是没有名额了。”主任又说, “要不然这样,明年你早些过来,我保证先给你留一个名额。”

明年?

等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娘,人家主任都说没有,咱就赶紧走吧,别给人银行添麻烦。”罗老二连忙开口劝道。

沈沛霖见这银行主任说话客气,但就半个字不提贷款的事儿,咬死说没有额度了,便知道今天是白跑一趟。

她心底叹了口气,只得起身告辞。

刚起身,却瞄见主任桌上的一张报纸,眼神一顿: “主任,这张报纸能给我看看吗?”

主任忙道: “报纸我都看过了,送你吧,你带回家慢慢看。”

沈沛霖挑眉,暗道这是巴不得他们赶紧走,生怕他们继续留下来,她没多留,拿着报纸离开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