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章 没有任何关系(第2/3页)

坚韧的,倔强的,擅长忍耐同时又总是保持着平静温和的人,看似情绪稳定、内心强大,仿佛能面对常人所无法忍受的痛苦与艰险。

但哪有人能在二十岁出头时就阅尽千帆,练就一颗百毒不侵的心脏呢?

每次听喻遐遇到什么困难、又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已经过去了”,袁今就没来由地想起那四个字:过刚易折。

喻遐的性格太闷,没那么开朗积极,偏偏还固执,所以在浮躁社会中更容易受伤。

-

“你想知道我听说了什么吗?”袁今问完,赶在喻遐回答前说,“算了,我对你和姜换到哪个阶段不感兴趣了,但这些你必须听完,然后自己做个判断。”

“上个学期我不是……签约了公司吗,经纪人最近在安排到处试镜,也认识了一些圈内人。大概就半个多月前有人攒了个局,我去了,在场有个人是跟过不少大导演的组的。他暗示姜换很大概率只喜欢男人。”

这也说么?

喻遐面无表情地想,好像在阳光下根本不存在任何秘密了。

“我记得你喜欢姜换,就问了两句,然后那人以为我对他有兴趣……”说到这儿时袁今再停顿片刻,思考了会儿措辞,继续说,“他就告诉我,‘姜换没那么高冷,你要不去试试’。”

“嗯。”

袁今唯恐喻遐误会了,搓了搓脸:“先声明他不是我的菜啊!就,为了套话顺着问了下,‘怎么呢’。对方跟姜换合作过,具体哪个剧组不太方便直说,他说‘姜换喜欢年轻的,最近刚搞上一个学生’。当时我们那一桌都喝了点儿酒,又因为《触礁》最近口碑很好,一听关于姜换的八卦,大家都很兴奋,缠着对方要问到底怎么回事儿……然后,他拿手机给我们看了一些照片。”

他说着,观察喻遐的表情。

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惊慌失措,喻遐还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清吧的一角,单手托腮,眼皮很困倦般轻垂,半遮住瞳孔,眼睛幽深,摸不透情绪。

袁今轻咳一声,问:“照片我一看就知道,在咱们学校。”

“照片有我,你认出来了,对吗?”

被他猜到后袁今再不隐瞒了,直言道:“对。”

“大概什么时候能说么?”

“就去年秋天?冬天?我看梧桐树叶子都没掉光。不过你放心,照片没有拍到脸,就看着挺模糊的。”说起这个,袁今忍俊不禁地说,“你知道吗?有两张背景就在碧湖那边,你跟姜换散步的时候,远景看着都是颗粒,跟电影海报似的,还特带氛围感。”

喻遐笑不出来,可他做过心理准备,现在并不十分慌乱。

“所以那时候你们……”袁今问,“约会?”

“算是吧。”

他“哦”了声,对喻遐如何认识姜换不太感兴趣,可能站在他的角度,喻遐和姜换顶多也就一两次,这些过去了的都不是重点。

袁今把自己所听说的全部告诉了喻遐:“目前来看其实情况还好,只是圈内在传,姜换没得罪过什么人,狗仔拍到了多半也是拿去工作室要钱。再说,曝光了也都影响到他嘛,跟你没关系——以后小心点儿,啊。”

“嗯,谢谢。”喻遐声音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都明白了。”

可他心里远不如外表看上去镇定。

大约袁今只以为他和姜换春风一度纠缠不清,都不投入太多感情,故而不再过度联想,那么换一个人呢?换一个人,如果把这些信息全串在一起——

喻遐最害怕的事似乎即将发生。

-

平京,寒冬腊月的冷空气如刀子切割开每一丝缝隙。

三天前,张安妮收到了来自“游心工作室”的邮件,对方作为业内臭名昭著的狗仔团队,不同于其他同行喜欢谈价钱。他们拍到的绯闻、丑闻,等找上门时就一定会曝光,只是提前告知,让艺人团队有个心理准备而已。

有了上一次U盘事件的预告,张安妮以为没什么新鲜玩意儿,根本不放在心上。

但当她打开视频,看完,出离愤怒地打电话给姜换,命令他立刻改签航班,不许去东河,第一时间滚到平京来。

视频有着清晰的时间线。

第一段在夏天,《银河渡口》拍摄期间,姜换站在商务车前和里面聊了两句天。他再下车时,露出里面一个青年的半边身体,两人暧昧地勾过小拇指。

第二段中,梧桐树叶金黄,姜换和一个矮了四五公分的男生在东河大学校园里散步,夕阳晚照,湖中水鸟振翅而飞时美得如同油画。镜头晃动两下,拉近,姜换亲昵地捏着男生的卫衣帽子盖住对方脑袋,然后抱了一下。

第三段则是几张照片拼接而成的,深冬街景,肩并肩走进某个小区的两人。姜换的长发太显眼,根本无需辨认五官,而身高、身形则看得出,另个男生与前两段视频是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