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记性(第2/5页)

后面对,前面不对,他是倒了血霉,才被绑过来的。

孟昔昭模模糊糊的点头:“就算是吧。”

顿了顿,他又道:“所以,复仇的事情,你就不必操心了,那罗买隆,活不过这个月。”

顾娉婷问:“那其他人呢?”

孟昔昭被她问的怔了一下:“其他的谁?”

害死苏娘子的,不就是一个罗买隆吗。

顾娉婷:“下令攻打洪州的南诏皇帝贞安罗,让南诏人抢夺齐国男女,带回来混淆血统的南诏公主罗萨花,还有,住在这宁仁府里,助纣为虐的所有南诏人。”

孟昔昭:“…………”

他惊呆了。

他以为顾娉婷就是想弄死一个罗买隆,没想到,她这是想灭南诏全族啊!

够狠……

孟昔昭的心都颤了一下,他滚了滚喉咙,艰难的说道:“你说的这些,不是不能做。”

在顾娉婷眼睛刚要亮起来的时候,孟昔昭赶紧说但是,“但是!如果做了这些,边境就永无宁日了。”

顾娉婷眼中的光熄灭下去,同时,她拧眉道:“为什么?南诏人死光了,这里就是齐国的天下了,以后也不会再有悲剧发生了。”

孟昔昭:“……”

默了默,他说道:“南诏人是杀不干净的,灭族,古往今来多少人尝试过,但通过杀戮,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因为总是有漏网之鱼,他们躲起来,休养生息,等再出现的时候,就又是一个庞大的族群了。罗萨花便知道这个道理,混淆血统,让人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南诏人还是齐国人,那么终有一日,会有一个国家被吞并,那个国家的人,也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顾娉婷:“那杀光南诏的皇族呢?”

孟昔昭抿抿唇,“我不打算这么做。”

这话是他脱口而出的,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但顾娉婷已经讶然的看了他一眼。

如何对待别国皇室,这不应该是孟昔昭考虑的问题,但他不仅考虑了,还自顾自的决定了,就好像,他知道自己的决定一定会实施一样。

顾娉婷沉默的看着他,而孟昔昭还在苦口婆心的解释:“齐国如今……很危险,周围的国家太多,而且,除了南诏,几乎都没有战事,连匈奴,都跟月氏、女真和平共处,哪怕有小的摩擦,也变不成大的战争。这就代表着,他们都有那个闲时和闲力,来攻打齐国。”

“北边的三个国家,不足为惧,因为他们也是走在独木桥上,行错一步,就会战火四起,所以暂时不用担心他们。但南边,还有西边,吐蕃诸部与中原已经和平很久、很久了。”

最后的几个字,他重复的时候,咬了重音,顾娉婷却茫然的看着他,显然是不懂里面有什么问题。

孟昔昭:“……吐蕃与齐国和平,是因为互相之间没有利益纠纷,也没有非打不可的理由。但是,如果南诏被齐国打了下来,大理就该慌了,他们和齐国接壤的部分,会增加几十倍,就算咱们没有去打他们的心思,他们也会害怕,毕竟大理也多蛇啊,万一皇帝高兴,也想把他们打下来怎么办。”

“人人都知道先下手为强的道理,齐国穷兵黩武那么多年,就算看不出来,也猜得到,我们的国库已经弹尽粮绝了,而这个时候,大理要是和吐蕃联手,想要趁人之危,那时的战线,会比现在长的多,而且,我一点都不想去体会一下,吐蕃如今的实力。”

在正史上,吐蕃诸部是被成吉思汗打下来的。

那是位好几千年才能出一个的顶级军事人才,在整个地球上,能跟他齐名的,一个巴掌就数过来了,虽说詹不休是这本书的男主角,但孟昔昭真心觉得,他比成吉思汗差远了。

打个南诏都打了好几年呢,还指望着他能把吐蕃给打下来?算了吧,还是留给后世的人才吧。

孟昔昭现在就想让百姓们好好种地,先把饭吃饱,再去想扩地盘的事情。

顾娉婷好像明白孟昔昭的顾虑了,可是她无法接受这个结果:“难道就这么放过他们?这么多人,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大人你就甘心,把到手的东西,再吐出去?”

孟昔昭眨了眨眼睛:“谁说要吐了。”

顾娉婷:“……”

不是你刚才说的吗!

孟昔昭笑了笑:“我的意思是,给南诏留一点地方,让他们继续和大理做邻居,齐国目前还需要这条缓冲带,也需要休养生息,而南诏人如果知道自己还能逃,他们也不会太恋战,理智的人,总能做出理智的决定,不管是对他们,还是对咱们,都是一件好事。”

别看孟昔昭如今说的轻飘飘的,但在战场上,他的这句话,能救下将近十万人的性命。

一战二战的武器比他们手里的黑火/药厉害多了,可照样是用人命来堆砌荣誉,孟昔昭管不了后面的人会怎么做,他也知道,大一统是必然的结局,到了那时,依旧是要死很多人,孟昔昭只是感到窃喜,因为他身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喘口气的时代,他可以大展拳脚,而不是站在理智的肩膀上,渐渐麻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