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3/3页)

年轻女人转身刚走,我一把抢过小凳子,坐在算命先生跟前。“我的次子是今年出生的,1940年5月。”我说。他举手示意我停下。街上警笛呼啸。他闭上混浊的眼睛,头歪向一边,听着街上“让开,让开”的喊声。然后,他一语不发,开始把算命用的瓦片和八卦图往布包里塞。

“先生,怎么……”

他把三弦放在垫子上,卷起来固定好。

“你坐的凳子。”他说。

“我特意从鼓浪屿过来,要为我的——”

“明天再来吧。”他从我手里接过凳子,连同其他东西一起绑到背上。“你没听见吗?”他努起嘴朝街上示意。

我正要开口埋怨他几句,一卷打开的宣纸突然砸到婆婆肩上。她弯下腰咳嗽起来,代书人朝我们跑来,挥舞着手臂一迭声地喊,“哎呀!哎呀!”他身后的桌子倒了下来,毛笔、墨锭、镇纸散落在人行道上。我摩挲了半天婆婆的后背,咳嗽声才停下来。我捡起地上的宣纸卷,跑过去拿给代书人,长长的纸卷像风筝尾巴一样拖在我身后。我又帮代书人收拾好抄写工具和那张摇摇晃晃的破桌子。等收拾停当,寺庙广场上的人已经全部走光了,只剩下一个正在捆扎物品的和尚。看来没别的办法了,我只好打消原来的念头回鼓浪屿。

回家的路程一开始还算顺利。人行道上空荡荡的,日本兵和中国警察在中山路上来回穿梭,根本注意不到我们。军警出现的时候,我们急忙躲进一条小巷,然后沿着偏僻的街巷朝海滩走去。大街上一下子涌出来那么多日本海军,我猜一定是中国海军在进攻。可是,当我们从最后一条巷子里探头出来张望时,连中国军队的影子也没看到。日伪政府的警察在鹭江宾馆周围拉起了一条警戒线,日本兵正在街上盘查酒店的客人。狂风从海面上吹来,排队等待盘查的人弯下膝盖,彼此搀扶着稳住身体。维持秩序的警察看起来也很乐意互相挽住手臂。大家都知道十月份台风的威力有多可怕。

我和婆婆靠在一栋建筑物旁,肩膀抵住花岗岩外墙,那种坚硬的感觉让我们安心。有呼啸的风声做掩护,大家开始公然谈论厦门特别市政府议员被谋杀的事。有个自称知道内幕的人说出了死者的姓名,周围的人听到后都呸了一声,纷纷咒骂,此人臭名昭著,不仅大发不义之财,对日本主子更是奴颜婢膝。

我们在小巷里等了很久,听大家说到刺客及其同伙——一个乔装成皮条客的年轻男子和一个漂亮女孩——很可能昨天夜里逃走了。我们随着人群慢慢移动,今天码头上卫兵的盘问一定是场痛苦的煎熬,而波涛汹涌的海面也会让我们的回程异常惊险。

事实的确如此,海上掀起一个个巨浪,我们担心可能要等到台风过后渡船才会开。不过,日本卫兵一点也不在乎,因为今天负责驾驶汽艇的是个中国人。这是一次恐怖的经历。小船剧烈地摇晃着,不断被抛向空中,海浪扑向船头,从船舷灌了进来,我和婆婆紧紧抱在一起,拼命抓住湿滑的扶手和长凳。到岸后,我们顶着风雨向前走,脚下趟着从水沟里不断涌出的积水,我心里充满了歉意。“真的很对不起,婆婆。”我迎风向她喊道。

***

我和婆婆到家时,阿桂和素莉已经关上木百叶窗,把家具推到靠内侧的墙边。她们卷起了地毯,摘下了挂在墙上的饰品,把花瓶、雕像和照片等可能会被暴风雨损坏的物品全部收了起来。素莉终于听见我们重重的敲门声,冒雨跑出来打开门。阿桂胳膊上搭着毛巾在屋里等我们。她用毛巾把我们裹起来,一边絮絮叨叨地数落着,让我们上床前要喝碗热汤,一边带我们穿过已经面目全非的房间。

半夜时分,所有人都睡着了,只有我笔直地坐在床上,两手紧紧捂着耳朵,却根本无法挡住外面狂风的怒吼。天哪,刺耳的呜咽声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呼呼的风声和百叶窗砰砰的撞击声像是一支幽灵军队在愤怒地厮杀。我眯着眼睛,缩起双肩。我之前经历过很多次台风,甚至喜欢台风天——风呼啸时令人感到紧张兴奋,大家缩在屋子里面,知道再过几个小时台风就会结束,平安无事后我们还可以庆贺一番。但今晚不同,这次的台风让我有种不祥的预感。

最后,我精疲力竭地放下双手,倒在枕头上。如果婆婆因为今天外出染上肺炎,那么,这全是我一个人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