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吕宋(第3/4页)

“啊,是,会长。”

那矮壮汉子连忙应声道。

这时许柴佬又转头看向另一个年轻男子:“阿龙,你立刻去通知附近方圆五百里范围的那几个大小酋长,就告诉他大明远征军来了,问他们的态度。”

“哦,知道了。”

年轻人答应一声后,就快步离去。

待年轻人走远,许柴佬又扭头对身边的几位同行者说道:“各位,咱们怕是遇到大危难了,大明从来都没派过舰队出国门,更别说派出这么大规模的舰队,要么是冲着咱们来的,要么是要吞并这吕宋国,你们说,怎么办呢?”

跟刚才许柴佬支走的两个亲信不同,这几个同行者,都是当地大明移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因为他们并未建立政权,而且互相之间虽然抱团,但也有时候有一些商业、土地、利益等方面的竞争,所以属于既合作又提防的关系,只不过在异国他乡,合作是占主导的。

这些人此时听了许柴佬的话,都陷入沉思之中。

“前阵子,听说大明在打安南国,因为战乱的缘故,往安南国和占城国的生意都停了,很久不晓得那边的音讯,也不知道打的怎么样了。”

这话头一起,过了片刻,方有人低声道:“大明这么大阵仗,不见得是冲我们来的,如今看来,或许是打赢了安南国,得陇望蜀?”

在场的都是汉人,得陇望蜀这个经典成语是什么意思,还是能听明白的,而在他们看来,形容目前的状况,却是最好不过。

“听说大明的新登基的皇帝,是朱皇帝的四子燕王,顶好战的主,要是想要打吕宋国的话,这片土地岂不是要改姓了?”

“可大明毕竟不能容我们。”也有人担心地说道。

这个时代的马尼拉以海上贸易为生,贸易网非常发达,每年都有大量的货物通过马尼拉,然后运送到南洋的其他地方去,但如果大明摧毁了这里,即便不杀死他们,他们这些人也会失业,失去谋生手段,最终沦落为土人一样的经济水平。

毕竟,他们从未听说过大明在最近一两年,有对于海洋贸易或者海禁政策的任何转向。

在大多数移民首领看来,这支舰队不仅会毁掉吕宋国,同样也会毁掉他们自己。

跑,就更别提了。

在场的几位,都舍不得放弃自己的财富,以及这份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基业。

“我估摸了一下,按大明这个舰队的规模,不算水手海员,光是带的甲士,怕不是都得好几千人。”

但许柴佬看众人不语,便冷哼一声,话锋一转道:“但咱们不管怎么样,都得做好防御的准备,诸位莫忘记了,当年我们都是靠什么起事,又是如何在这异国他乡的马尼拉立足的?真要想把咱们赶尽杀绝,咱们决不能伸着脖子等死。”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

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深邃了起来:“但我认为哪怕他们真的是来进攻吕宋国的,不是针对咱们这些亡人,可咱们就算是为了给自己卖个好价钱,也得做个坚决的姿态出来!”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会长说的是,我等谨遵教诲。”

许柴佬微笑道:“诸位也不必太过紧张,实在不行,哪怕是最坏的结果,咱们跑到山里就是了,我估摸着,这是大明军队的精锐所组成,上百条船看着人数有好几万,但肯定还是水手橹手,军队估计只有几千,咱们打不过,实在不行便舍了这些产业,跑到山里,总不会有事。”

这里要说的是,眼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舰队船只改良了舰首和部分风帆,但主要动力还是传统的硬帆再加上旋转橹,说白了,要么是依靠风帆借助风力以及橹手划水。

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大明的宝船都采用了独特的设计。

首先,与这时候欧洲帆船采用的分段软帆不同,郑和宝船使用了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优点是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当然了,也不是说硬帆就一定完美,要不然姜星火也不会提意见了,这就在于硬帆的缺点是速度慢,跨洋航线的效率相对低,不适合跨洋贸易,而软帆虽然受风效率低于中式的硬帆,但是优势是质量轻、面积也能够做得比硬帆大得多,桅杆可以更高,增加帆的绝对面积,远洋航行更有利一些。

只能说各有优缺点吧,毕竟软帆也存在操作复杂,收帆困难危险,需要的绳索太繁复,利用率低等缺点,而且对于军舰来说,中式硬帆抵抗战损的能力更强,而西式软帆被打穿或者点燃,很容易让船只动力急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