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内幕(第3/5页)

这话听着风轻云淡,可实际上吴家若想脱身,必须将粮食产业转让李增枝,这一答应,等于直接摧毁了吴家在淮商中的地位了,以后再想插手,根本不可能。

吴传甲刚才没答应,一是因为在商言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才是讨价还价,没有一口答应的道理;二是因为终归是商人的利益心作祟,有些舍不得。

可李增枝这番话蕴含的意思,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打在了吴家兄弟的脸上。

这就是赤裸裸的敲诈!

不过,他们不敢拒绝。

李家是正经的皇亲国戚,李景隆是洪武皇帝的侄孙,如今统兵一方的大帅,同样是吴家招惹不起的人物。

而且吴家现在确实也走投无路了,确实需要李增枝这个中间人,来帮他们求国师饶过他们,这是事实。

眼见着李增枝的面色渐渐沉了下来。

“我愿意,我愿意!”吴传甲急忙道:“只要能够在国师面前美言几句,我们吴家愿意献出粮食产业。”

吴传甲虽然心疼的肝都颤抖了,可他还能怎么办?

“好!”李增枝站起来,端起酒盏,与吴传甲轻轻碰了碰。

二人一饮而尽。

“你们放心,在下一定竭尽全力,从中促成此事。”李增枝喝干碗中酒,沉声保证道。

吴传甲面上感激涕零道:“李都督的恩德,在下铭记五内,日后有用得到吴家的地方,李都督只管吩咐,只要在下能做的,必不推辞。”

李增枝呵呵一笑道:“当然了,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全力扶持你们,恢复往昔荣光,甚至更进一步。”

听了他这话,吴传甲心里终于松了口气,暗叹一声道:“唉,罢了,就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既然口头交易已经达成,李增枝又不怕对方赖账,瞟了吴传甲一眼道:“现在的情形,我们也就别兜圈子了。”

吴传甲、吴传宗兄弟,知道对方这是进入正题了,马上正襟危坐了起来。

“你我都知道,现在的吴家已经被安陆侯府放弃,你若想保住自己的全族,唯一的机会就是投靠国师,当然,你不必立即就觉得选择站队了,毕竟即便你投靠,国师也不见得会收你。”

说到此处,李增枝停了下来,静待吴传甲的决断。

吴传甲沉默半晌,突然抬起头道:“李都督,我之真心,日月可鉴,你能不能告诉我,国师的真正目标是什么?”

李增枝闻言一怔,旋即笑道:“呵呵,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国师的目的,不是要把淮商赶尽杀绝,而是整顿盐业的种种乱象,把国朝该收的钱收上来,给整个商界都立个规矩。”

“国师的眼界、胸怀、格局,又岂是你能想象的?你所在乎的,在国师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你们这些做生意的只有跟着国师的规划走,才能赚钱,赚安心钱,不要老想着那些蝇营狗苟的东西,多往外看、往远看,这么说能明白吗?”

吴传甲如释重负般点了点头。

不多时,家丁就通传国师来了。

见正主将要到场,几人连忙走到了湖心亭的岸边回廊口,然后恭迎在院落门口,若不是眼下时节特殊,他们恨不得直接去汤山下迎接。

“四十里可是不近啊,为了赴你晚宴,手头放下了一堆公务,可就这,小灰马也都累喘了。”

姜星火一开始,便让几人顿时紧张了起来。

在吴传甲听来,姜星火当然不是在抱怨路程远,而是一边表示了自己前来,是给李增枝面子,另一边,则是在说自己时间紧,有事赶紧说。

听起来是寒暄玩笑,但听在几人耳朵里,意味顿时就变了,毕竟现在是吴家求着国师高抬贵手。

不过李增枝似乎是没听出来,哈哈大笑道:“好饭不怕晚,更何况,国师日理万机,这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要我看啊,今晚国师不妨留在这别业,正好有温泉,也可解解乏。”

而这时,李增枝看了吴家兄弟一眼,吴传甲顿时会意,接过话茬道:“国师辛苦,在下淮商吴家,吴传甲,上次在拍卖会上有幸与国师见过面。”

姜星火懒得与他绕弯子,直接说道:“我记得你,上次表现还不错,买了不少货,这样,先进去说吧。”

之所以选在湖心亭里,自然是有讲究的,这里四面环水,只有一条回廊通到岸上,没有被窃听的风险……锦衣卫总不能举个荷花蹲在水里偷听,而此时天色渐暗,望远镜也看不到口型。

吴传甲心中略微安定,转而捏着酒杯向李增枝道:“李都督?”

“哦,不急。”

李增枝摆了摆手,然后看向姜星火道:“国师行了一路定是饿了,咱们先用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