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拍卖(第2/5页)

“我这一生麻烦之事天天都有,管他娘的,先睡午觉再说。”

“咚咚!”

王斌去而复返。

“怎么了?”姜星火起床开门。

王斌挠了挠头道:“门口站岗的士卒说,三皇子殿下落了点东西……喏,这个。”

看着王斌递过来的一袋盐,姜星火的眼眸渐渐亮了起来,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你先去诏狱找孔希路。”

打发走王斌,姜星火又喊道:“姜萱!”

“啊?”

厨房里传来了姜萱的回应。

“那件麒麟服还没洗呢吧?”

“没呢,先做午饭啊。”

“中午不在家里吃了,我穿那件衣服出门。”

……

姜星火是没工夫吃,郇旃却是连饭都吃不下了。

“什么?!”

郇旃刚邀了位刑科的给事中曹润在酒楼吃午饭,便听到了仆人来汇报的消息,一时间面上微微色变。

“怎、怎么了?”

这位给事中一边报仇雪恨般的干饭,用筷子不停地夹贵的、好吃的菜,一边含混地问道。

这便是说,曹润这位言官老兄之所以看起来混的不太好,是有原因的。

所谓科道言官是“科官”和“道官”的合称,“道官”就是之前陈瑛和黄信管的都察院,都察院下设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如今是十四道,目前定员一百一十八人,主要负责监察地方,顺带监察朝中;而“科官”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系统,老朱弄得,在六部里面设立了对应的六科,每个科不到十个人,一共五十来人,主要负责监察朝中六部,顺带监察其他。

科道言官说是清贵,其实是“光清不贵”,领着极低且没有外快的俸禄,干着最得罪人的活,平素里外地的官员来南京,都是孝敬各个部寺主管自己这一摊的少卿、郎中、主事,谁管你们这些负责骂人的?又骂不到我头上。

但人都要生活嘛,赚钱不磕碜。

所以为了交房租,为了给老婆买嫣脂水粉,为了把欠的债还上,曹润便大胆地出卖了自己手中仅有的权力。

谁给我钱,我就帮他骂人,曹润的生意非常有口碑,今年开年已经干了四票了,上到侍郎下到小吏,钱到位一视同仁。

曹润胆大的原因就在于,科道言官虽然在朝中官职品秩不高,但由于具有“风言闻事”的特权,说错了也不要紧,所以在大明的庙堂斗争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他官员进谏是要负责任的,而科道言官不用……

搞人这种事情,王景当然不方便出面,所以只能郇旃亲自上阵了。

而曹润,是郇旃打听到的,少数愿意出来卖且收钱就办事的科道言官,毕竟刚刚经历了建文-永乐之交的庙堂大清洗,大多数科道言官还是比较有操守,或者说胆子比较小的。

而今天郇旃又是请曹润在高档酒楼吃饭,又是送礼给钱,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帮忙弹劾礼部尚书卓敬。

当然了,双方还没谈拢,因为卓敬的级别有点高,这位刑科的给事中的意思是,既然要弹劾尚书,又要跨部门弹劾……得加钱!

对方狮子大开口,郇旃摸了摸兜底,老师没给预算,他也不敢硬撑。

可要是不给钱,这顿饭算白请了,礼也白送了。

就在郇旃纠结的这时候,仆人把跟日本使团来的商人开始放出风声售卖商品搞拍卖会的消息送了过来,搞的郇旃一时有些心神不宁。

“老兄先慢慢吃,在下还有点事,这样,晚上请老兄去秦淮河上潇洒,到时候再谈,如何?”

“好极,好极。”

曹润继续干饭,压根不管起身离去的郇旃,事实上曹润压根也没打算帮郇旃弹劾卓敬,狮子大开口就是在劝退,免得破坏自己“收钱就办事”的口碑。

弹劾是要得罪人的,更何况是国师麾下的头马,曹润又不傻。

事实上,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曹润这位老兄就是永乐朝出了名的欺软怕硬,为了完成弹劾指标,棘手的人他不敢弹劾,但对民间各种软柿子是一捏一个准,比如永乐九年的时候,刑科署都给事中曹润就上奏“乞敕下法司:今后人民娼优装扮杂剧,除依律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者不禁外,但有亵渎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拿赴法司究治。”

朱棣的批复也很朱棣:“但这等词曲,出榜后限他五日都要干净,将赴官烧毁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杀了。”

全家……杀了……

而元杂剧里面的“宫廷戏”,譬如《狸猫换太子》之类的,从此被一扫而空,都是曹润干的好事。

吃完饭,曹润慢悠悠地给老婆孩子老母亲打包了剩菜,然后离开了这座高档酒楼,走向了另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