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于谦(第2/5页)

“茅副宪!”

高逊志抬起头来,借着月光打量了刹那,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你怎么来了?”

来人非是旁人,正是建文朝左副都御使(正三品),也就是陈瑛这个职位的前任,也是最顽固的建文余孽之一,茅大芳。

或许是由于姜星火这个穿越者的影响,在建文四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南京城内一些人物的历史线,发生了微小的偏移。

譬如茅大芳,南京城破之时,其人却是并未自杀殉节或下狱等死,而是悄悄弃官潜出城去欲效仿齐、黄等辈前往江南募兵,可其人不过是一宿儒,文章倒是犀利,兵事一概不知,如何募兵、练兵、养兵……完全是一头雾水。

不过这倒也救了他,更能做事的周缙,反倒没有躲过去年的清扫,等晓得周缙在江南事败,还是亲手被永乐帝逮到,茅大芳更是躲藏的愈发隐秘了起来。

但是,能让堂堂前正三品大员深夜前来联络,背后之人究竟是什么分量,可想而知。

再联想到之前道衍的突然拜访,高逊志心中也有了几分猜测。

高逊志扫视四周,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用正常的音量说道:“你是来找我喝酒吗?”

茅大芳笑了笑道:“这个时辰,正合适。”

“你我许久未见,确实应该好好畅饮几杯。”

高逊志微微颔首,站了起来,似乎是要邀请对方到屋内小酌一番。

两人坐在里屋凳上,也不点灯,茅大芳本想说话,高逊志抬手示意他噤声,随后揭开厚布,拿出了一小竹笼,却是给孙女的玩具,一笼蛐蛐。

“啾啾~”的叫声掩盖住了两人的谈话,

高逊志看了看手上的蛐蛐,又看向窗外漆黑的天空,叹气道:“我听……我以为你会死。”

茅大芳轻蔑地哼了声道:“这种事,只有愚蠢透顶的人才相信,我不但活的很好,而且还要做成齐泰和黄子澄都做不到的事情。”

看着一脸恨色的茅大芳,听着他说的话,很多最近听闻的事情瞬间就被串联到了一起。

怪不得黄信会突然跳出来,怪不得会有这么多的御史、给事中一起上书,如果这背后是茅大芳在串联,那就不奇怪了。

跟共同执掌了都察院系统不知道多少年的茅大芳、黄信两位副宪相比,初来乍到的陈瑛什么都不是。

可是以高逊志对他们二人的了解,不管是迂腐偏激的茅大芳,还是聪明且有察人之能的黄信,都不足以做成这等周密的大事。

……一定还有人在背后。

高逊志自动忽略了他的话,闻言脸上只浮现出欣慰的神情:“你还活着,就好。”

茅大芳听出了对方话语里的意思,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那你呢?你又准备何去何从?就这么活着?这世道,谁活着不是受罪,早晚都会死,还不如搏它一搏,哪怕死了也能够对得起先帝知遇之恩了。”

高逊志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旋即恢复平静,竟是真的端起小桌子上的酒盅,自己给自己倒了,抿了一口,放下酒盅后道:“你来我这里,就是想要鼓动我?”

“当然不止。”茅大芳摇了摇头道:“我此次前来,除了与你说这些,主要还是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告诉你。”

“哦?”

茅大芳道:“据可靠消息称,国师姜星火已经回归京师,其人在江南逼捐纳粮胡作非为,更是另立学说妖言惑众,危害理学根基,不管是要阻止改变祖宗法度维护士绅利益,还是宣扬程朱正统打击异端,都必须先解决掉他。”

高逊志摇头道:“姜星火在京师人脉关系颇为复杂,而且极善谋划,你想要动他绝非易事,甚至有性命危险。”

“这一切,你可考虑清楚了?”

茅大芳听罢,眉头皱起,陷入沉吟。

茅大芳倒不是犹豫要不要做这件事,计划早都定下了,而是有些事情,他不知道该不该跟高逊志透露。

茅大芳认为,姜星火在建文末年开始以极快的速度成为变法一派的核心骨干,在朝廷内拥有着极高的影响力,而且此人极擅算计,种种政策可谓是惊世骇俗,连他身后那位都不敢轻视,要对付这样的存在,绝非简单的刺杀就行,必须要做足万全准备才行。

而且,也不是说刺杀姜星火,变法就能彻底停止,随着祈雨的实践方法论和‘以矛盾解太极’等等新思潮的传播,变法在思想层面上,已经开始了。

“不仅是我考虑清楚了。”

听了茅大芳的回答,高逊志皱起了眉头:“茅副宪,你背后的人,究竟是谁?”

茅大芳缓缓附耳说出了两个字。

“他还活着!”

高逊志一时失神,这就不简单了啊,毕竟这位与铁铉齐名的顶级大员南逃后便失去了踪迹,可虽然不再是以尚书衔掌平燕布政使司(注:靖难时期建文帝单独设置,治所为真定府,负责为真定大营从山西和河南等地筹集兵员粮饷,河北真定大营与山东德州为钳制燕军南下的两个大本营),可其人在朝野间仍有极大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