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时代(第4/5页)

此言一出,将军们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起来!

他们是会算账的,这种能世世代代做下去的生意,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摇钱树!

如果脸面不能为钱让步,那一定是钱给的还不够。

“国师……我们刚才声音大了点。”

“那啥,俺就是这性子,国师别介意哈。”

“是啊,我老李从前不服人,现在见了国师您,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群武官瞬间换了嘴脸,七嘴八舌地说道。

柳升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要知道,在不久之前,他还担心姜星火会不会被这群莽夫一气之下乱刀砍死呢。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军中的武夫粗鄙得很,脾气不好喜欢砍人,但作为大小军头,传统丘八的“优点”可没少学,见风使舵、求财争功才是他们的本能,出现这一幕倒是也一点都不奇怪。

姜星火心里暗笑,却也不在这个话题上多做耽搁。

这些人眼里只有利益,而且姜星火的变法,并没有触及到他们目前的利益,既然姜星火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功勋和财富,又能在逻辑上自成体系,把“战争是为了庙堂,庙堂的庙算是为了获取财富资源,而现在有了新的持久敛财手段,所以发动战争是为了一劳永逸持久敛财”解释清楚,他们自然是认得。

不过,这还不够!

如果仅仅是这些,姜星火没必要今天搞这么大的阵仗。

这只是计划里的一个目的,而姜星火则还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变革明军的军事理念!

而这,也是跟他刚说的环环相扣。

“那么各位不妨继续思考下去,就算大明打开了别国的商品市场,可别国一定是会有反抗的,大明不可能接到一次反抗消息就从本土出兵远征,驻军才是最划算的选择,那么怎么才能用最少的士兵,镇压当地的反叛?”

一直没说话的朱能,听到这个逻辑一环套一环的问题时,几乎下意识地想到了答案。

“新式火器!”

是的,冷兵器的杀戮效率跟人数和训练等因素息息相关,但热兵器的这种相关度则极大降低了。

从朱能亲眼目睹的白莲教平叛战争来看,应对低烈度的冲突时,火器的杀戮效率极高,只需要组成火铳方阵,哪怕是税卒卫里面这些半路转行火铳手的士卒,也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训练,来完成高效杀戮!

是的,纯火器部队目前证明不了自己能在高烈度战争中同样表现出色,这在会议开始之前,几乎是姜星火的死穴,然而姜星火只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这个问题不再成为死穴。

——你非要较真,那我也不需要证明纯火器部队现在是否能应付高烈度战争这个伪命题,压根没打过怎么证明?但你只需要回答我,应对低烈度战争,这种成本低廉的培训方式,做造成的屠杀效率可不可观吧?

没有人能否认!

五军都督府军事观察团里的将军也做不到睁眼说瞎话,火铳和火炮,像是割麦子一样把白莲教叛军给一片片放倒的场景,大家有目共睹,做不得假。

众将都愣住了,他们哪怕是在刚才,都只是从参加了军事观察团的同僚口中,了解到了一部分白莲教平叛战争的情况,更多关于这方面情报,只有朱能掌握的更全面了。

所以,此时听到这些,都忍不住露出惊异之色。

成国公,也认为火器部队平叛的效率,是比冷兵器部队要高的,训练成本也更低。

朱能的发话,无疑是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也就是说,他们不得不从一开始的完全抗拒思考未来战争的形态,变成认识到当下版本火器部队的价值。

既然朱能承认了火器部队的价值,那么姜星火这个门外汉,之前说的,也就证明,是确实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他们必须端正态度了。

至此,姜星火费劲了力气,终于通过环环相扣的逻辑引导,让这些脑袋里仿佛塞满了花岗岩一样固执的将军们,开始正视火器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加大力度,彻底把他们脑袋里的花岗岩清理出去的时候了!

将军们的态度端正了过来,姜星火也不再犹豫,开始了自己讲课。

“本国师认为,随着新式火器技术的发展,火铳和火炮会变得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射速更快,从眼下仅经过低烈度平叛战争的实战检验,逐步成长为改变战争形态决定性要素,而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相关的战争理念,也势必会出现革新,如果大明不能在技术和理论,都走在火器时代的最前沿,那么当再次出现军事技术全面领先的‘蒙古人’时,汉家衣冠沦丧、华夏大地陆沉的耻辱,恐怕就会再次不可避免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