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风暴(第3/7页)

陛下当以是为戒,臣工当以君子之道自勉,庶几共保大明之洪业。”

随后,陈瑛和他刚刚提拔的一众御史,也被以“骚扰地方”的名义弹劾了。

至此,图穷匕见。

修比干墓是假,借着“比干”这个历史上最早出名的谏臣,来反驳李至刚的奏疏,攻讦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这就是庙堂大佬们手段高明之处了,整个攻势暗藏杀机,却又偏偏不到图穷匕见,看不出任何端倪,等到刀锋闪烁的时候,想要阻止已经晚了。

然而你以为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反击手段了?错,最精彩的连环计还没到呢,只能说李至刚下狱下的不怨。

正巧朱棣那几天去江北的凤阳留守司视察军务……好吧,根本不是什么正巧,人家就是掐着这个时机来的。

被弹劾的陈瑛毕竟是骤升高位,狠倒是够狠,可惜经验还是欠缺了点,顿时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越急就越容易犯错,陈瑛本来就没朋友,这时候能找来商量事的,就一个纪纲。

特务头子能给他出什么好主意?那自然是直接从物理层面让人闭嘴。

于是两人琢磨了一下,试图还是用去年威吓这些江南好臣的老办法,直接把领头的抓了,剩下的自然不敢吱声了……这个办法在去年对付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时候,已经充分显现了威力,属于是路径依赖了。

当然了,他们也没有那么蠢,找的借口还是很靠谱的,用的还是调查是否涉及建文余孽的事情。

但是这次纪纲和陈瑛失算了,因为黄信已经预判了他们的预判。

黄信不仅坐在府里大大方方地等纪纲上门抓人,而且自己把自己的“罪证”准备好了。

黄信贪污受贿,牵扯起了一桩不大不小的案子,连带起了南京城里不少游走于官员、勋贵之间的掮客。

这里面,就有李至刚的岳父。

是的,李至刚的岳父不干净,这不是什么新闻……他从洪武朝就开始了,背后当然有李至刚的影子,这是南京城里很多人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

等朱棣回来,意识到手下鹰犬干了蠢事的时候,木已成舟,整个朝堂都知道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刑科都给事中周等手里捏着铁证,上书弹劾李至刚管教家人不严,有公器私用的嫌疑,朱棣无奈,把李至刚下狱,让纪纲停职思过。

讽刺的是,李至刚跟黄信是对门,住的就是当初姜星火和卓敬的牢房。

事情到了这里,黄信等人的反扑可谓是大获全胜。

作为变法在朝中的重量级支持者,好吧,李至刚支持变法,当然不是因为他认同姜星火的理念,只是他能从中得到权力以及更加靠近永乐帝。

但无论如何,李至刚被搞下狱,在京中变法与守旧的冲突愈发激烈的时候,显然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到变法的冲击,叫嚷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守旧派,趁着马上要到来的高皇帝忌辰,谋划起了更大规模的反击,而姚广孝、卓敬等人也有自己的难处,俩人支撑着总裁变法事务衙门这段时间虽然在稳步推进考成法等变法举措,却因为姜星火这个主心骨在江南忙着治水、建厂,也只能积蓄力量,暂时无力掀起新一轮的攻势。

整个南京城,都是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便是连寻常市井百姓,都嗅到了这种危险的信号。

……

姜星火听完夏原吉的叙述,沉默了几息,肯定地说道。

“李至刚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这是冲着变法,或者说,冲着我姜星火来的。”

姜星火的脸色凝重得仿佛暴风骤雨前的天空,看得出,他的内心已经做好了准备,应对庙堂上接踵而至的狂风巨浪。

夏原吉无奈开口:“李至刚是投机者,这其实是他早晚都会经历的一劫。”

“我知道。”

姜星火点了点头,说道:“可是我们别无选择,变法的力量太过弱小,绝大多数支持者只要他站在变法这边,无论他人品如何,抱有怎样的目的,我们都无法拒绝。”

“姜师,变法不能没有你。江南的事情,你已经开了个好头,我可以萧规曹随做下去的,只要待会儿把这些事情详细交代给我就可以。可是京中的这次风暴,是真的凶险到一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的……黄信的举动,背后一定是有人在授意。”

夏原吉的眉头没有那么紧蹙了,但语气里依然透露着浓烈的担忧。

姜星火没有回答,只是抬手揉着眉心。

那张晒成小麦色的面容上,此刻布满了深深的疲惫和痛苦,显示出他现在的心情非常糟糕。

“我知道……变法就像是徒手在压一把刚刚淬火完的刀,压得越低,刀锋弹起来就猛,越容易把人划得鲜血淋漓,乃至死于非命。”许久之后,他低声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