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3页)

沈思勤也从抽屉里找出一个普普通通的记事本,又拿起收银台上的圆珠笔。

“刚才我仔细想过了,主菜和甜点可以定一套固定的菜单,然后每当到周六周日进行部分修改。这样操作起来会容易许多。”

“嗯,这样好,有新鲜感,还不用老换菜,食材供应和人员培训上都能轻松点。”晏季菡微微点头,将这一点记录了下来。

“固定菜单是什么我还得想想,得一年四季都比较好弄食材,符合大众口味,还得尽量有新意还好做。”

沈思勤用笔尖轻轻点了点记事本。

菜单一时半会还真定不下来。

晏季菡:“这个不着急,你慢慢想,固定的菜单就按十道菜来定。”

“糕点之类的就按六种来定吧。”

其实她有点不理解沈思勤要弄这个甜点,不过她也挺喜欢吃的,厨具和材料之类的东西也不是买不着,只不过是麻烦一点。

“行。”投资方的意见还是要听的,沈思勤默默记了下来。

“哎,对了小弟,听说有不少人因为你这儿买的东西好吃,做倒买倒卖的事,一天还能挣个四五块?”晏季菡提出一个疑问,“那等这新店开了,会不会还有人做这份生意?”

虽说这样并不会让他们少挣钱吧,但确实是个问题。

万一吃出问题算不算他们的事。

现在没出事是因为数量少,往后不好说。

“这还得看到时候培训出来的员工手艺,还真不一定。”沈思勤语气淡淡。

晏季菡想了想:“说的是,不过就算你教出来的人手艺差点,完全可以一份不提高两三块钱,而是一份提个五毛钱来倒卖,用数量来弥补质量。”

“要不我们找几个人,固定时间外送饭菜?”晏季菡一边想一边组织语言,堵不如疏啊,总有人外带,还不如他们自己来做,规范起来。

沈思勤:“???”

这不就是外卖吗?

还是自配送的那种?

嫂子很有想法啊。

“行倒是行,就是这样的话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原本就像招五六个人,按嫂子你的计划,五六个可不太够。”沈思勤还得提醒晏季菡一句。

这一次是她自己投资,刚开始的话,还是走保守路线比较合适。

“这个倒是好说,可以招兼职工,每天中午十二点到两点,下午五点到八点,每天按照送出的单子的数量和远近计费,保底是工作时长,一小时起码给两块钱。”晏季菡右手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嘴上说着自己刚想出来的方法。

“当然还有很多漏洞,具体完善我得仔细想想。”

沈思勤越听越觉得熟悉。

“既然这样,嫂子你还不如印上一堆卡片,卡片上写着店里的电话号码,营业时间,主要菜色,打包和配送的费用。等开店了,我卖饭菜的时候顺便给顾客一张,不过得注意好配送范围,不然就忙不过来了。”沈思勤笑着说。

他上大学那会,很多小店铺就是这么干的。

而且大伙点餐的时间其实会有个高峰期,不是说送单每次只能送一份,尤其是在学校这种地方,很多时候是一栋楼一栋楼的送,效率非常高。

其他时间段和其他地点点餐的单量会比较少,只要忙一点,再控制好配送范围,就是只有两三个人的小店都能忙得过来,一般的小店自然也承受得起自己干外卖业务的人工成本,而且这还不用担心平台抽成能多挣一点。

“这样不错,可以试一试。到时候咱们可以雇人拍一下你做出来的菜当卡片的背景,保证吸引人!”晏季菡抓住了一丝灵感赶紧将其记了下来。

两人又谈论了许多细节。

晏季菡记了满满两页纸。

正事谈完,晏季菡轻松了不少。

时间也接近十点半了。

“嗯,我该做饭了。嫂子你和哥今天留下来吃午饭吧。”沈思勤站起身伸了个长长的懒腰。

坐了一上午,有点累了。

“好,今天做什么啊?"晏季菡也将手中的本子收了起来,喝了一口凉了的浓茶。

“这种天气。”沈思勤看了眼窗外,外头的雨丝毫没有停的架势。

“做水煮肉片吧。”

下雨天就该吃一点麻麻辣辣烫烫的东西。

沈思勤让晏季菡帮忙看会店,他打着伞去菜市场买了新鲜的里脊肉。

当然做水煮肉片用五花肉也可以,但沈思勤比较喜欢吃里脊肉做的水煮肉片。

回来后,沈思勤先将自己的‘装备’摆放好。

幸亏他早早就搭了棚子,还真不怕下雨。

他这一出来,章旗就冒出头来笑着说:“嗨,下那么大雨,我还当今个不卖了呢。”

“哪能啊。”沈思勤笑道。

他快速将里脊肉切成片,然后用清水冲洗两三遍,冲洗掉血丝和一些杂质,拧干后放到盆里,加入盐、胡椒粉、酱油和料酒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