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5页)

“把外套穿好。”商叙在另一端嘱咐她。

她便将身上的大衣扣好了最高处的扣子,还将手机拿远了,展示给商叙看:“穿好啦。”

商叙轻轻“嗯”了一声,看着温舒白扫码出站,向左转弯时,开口叫住她:“右转,这边近。”

温舒白一边改变方向,一边感慨:“你怎么连上海的路都这么熟?”

“没那么熟。我临时查的。”商叙回道。

在地铁上,在温舒白说出要去豫园时,他就在留心。

温舒白走出地铁站,就直奔豫园园林方向。

她并非是第一次来到上海,可每次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去园林细逛。

今天的时间还算充裕,她总算有机会游览这座始建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的私人园林,于繁华大都市中一瞥其清幽典雅。

四百多年前,为了“豫悦老亲”,园林主人潘允端聘请江南最负盛名的造园专家张南阳为其设计园林,堆石垒山,构亭艺竹,花费二十多年时间,终于建成豫园。

如今的豫园占地面积两公顷,虽不复当年原貌那般宏伟,但仍见楼阁参差,山石峥嵘,秀润清雅。

原来用有限之山石,也能造出万山重叠绵延不断之气势。

温舒白觉得设计精妙,在与商叙的视频里赞不绝口。

“我以前看过潘允端写的《豫园记》,但单看文字还想象不出。有些景色果然还是亲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的美。”温舒白道。

池北征阳楼前的大假山堆砌自然,使人如同置身山岭。

室外的温度有些冷,可温舒白却是兴致勃勃,指着大假山,向商叙介绍:“这座假山是武康黄石堆砌成的,据说用了两千吨石料。”

武康石产于浙江武康县,格外出名。

黄石适用于园林垒山,温舒白只是有所耳闻。但紫石质地硬度适中,古代常用于建筑桥梁或者江堤,温舒白接触很多。

看完玉华堂前的太湖石玉玲珑,温舒白便被园中的那些小景吸引住了目光。目光凝驻之处,皆是美不胜收。

豫园张扬,雕龙画凤,屋脊上的鸱吻,龙墙上的穿云龙活灵活现,瓦片龙鳞栩栩如生,显得威风凛凛。

园内的每对石狮子,也各有情态,各不相同。

窗棂也那么美,将阳光切成一道道金线……

温舒白成了商叙一人的导游,他们一路上都在聊天,聊天有来有去,就好像商叙真的走在她的身侧。

没有太久,就到了豫园园林闭园的时间,温舒白依依不舍地往外走。

好在豫园商圈还有许多可逛的地方,温舒白本就有心多逛几处文创店,顺便给大家买些小礼物带回去。

温舒白一路都在盖章,有些店营业时间很短,她怕赶不上,就径直往“最上海”邮局而去,又匆匆赶去其他店。

她挑选了许多漂亮的明信片,没打算寄出。从景点附近寄出的明信片大多很难收到,这些明信片她只想自己收着,用来集章。

在空白处盖上章后,她还特意将镜头对准了,让商叙看到。

“我在上海很想你。”温舒白念着章子上的字,“虽然这句话泛滥之后,显得有点土。但是我觉得变成章子之后,还是很好看!”

蓝色的路牌章子印在白色卡纸上,端端正正,墨迹还未彻底干透。

“只要是发自内心,就不算土。”商叙道。

都说“诗缘情而绮靡”,世上一切,每字每句,只要是源自真情实感,就总有动人之处。

恰如此刻,他从镜头里看到温舒白,听到她念着这句简单的话。

他们对彼此的思念如此真切。

“不觉得土就好。”温舒白看着手里的明信片,道,“商叙,这张我是想送给你的。”

她是真的想他。

她看商叙没接话,怕他嫌弃,就补充道:“我再找点其他的章子,这样看上去好空。”

“不用。”商叙叫住她,“这样就很好。”

他思忖一阵,又改口道:“如果有特别喜欢的,你给我看了,再帮我盖上。”

“好吧好吧。”温舒白将送给商叙的那张小心放好,“等我好好给你发掘下!”

为了找到商叙心仪的章子,温舒白去了木樨堂和博雅集,又去了三生有信和西泠印社。

她自己算是收获满满,厚厚一整套明信片,她已经盖章了十之七八。

而直到温舒白去了童涵春堂区域,在老庙黄金附近,看到书法篆刻家余德前老师的篆刻摊位时,商叙显得兴趣很浓。

温舒白看到大家都盖了兔子章,印章上的那对兔子着实可爱,她便也拿着明信片,准备请余德前老师盖章。

商叙终于开了口,开门见山道:“舒白,这个兔子章,我很喜欢。”

不算暗示,他是在明示温舒白,想在她送他的明信片上盖上兔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