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六章 浮元子(第2/11页)

“也有道理。”他点点头,“虽然我家朱成碧掌柜不在,那会包浮元子的人却在二楼。你若是能说服他给你包上一碗,便卖给你也无妨。”

路逍遥攥紧了拳头。他很想大声反驳,但她说得并不假。跟风泊南这样的大英雄比起来,自己算得了什么?一个逃兵而已,连爹娘跟丫头都护不住……

那人望了他一阵,忽然翘了翘嘴角。

“你怀里是什么?”风泊南忽然抬高了声音。

这个声音非常耳熟,只是路逍遥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他坚持道:“眼下离元宵也不过数日,我不信你偌大的食府,便没有提前备下材料。便是为我现包一碗,又如何?”

路逍遥一愣,将藏在怀里的玉灯取了出来。

柜台后那人慢吞吞地站起来,是个衣着精致的小白脸:“本店今日不营业。”他颇为遗憾地叹口气,“不过元宵节时会再开,不如你到那时再来?”

“是小鸾给我的……”

“一份浮元子,要糖桂花馅儿的。”路逍遥抬腿便在桌旁坐了,抖着腿儿道,“爷爷我一会儿打包带走。”

“这是我风家的定魂玉灯,在我风家世代相传。日子久了,连这灯本身都已经生了心魂,有了名字。”

他嘀咕着敲了门,却无人应答。他心下奇怪,伸手一推,那门便开了。厅堂里空无一人,倒是柜台后面的算盘声忽然停了,有人抬头看他。

风泊南朝他迈出了一步,又一步,适才的笑容已经荡然无存。这清秀瘦弱之人竟有如此威压——

“这便是天香楼?”

“如此绝世珍宝,你又算什么东西,也配拿着它?”

路逍遥站在一栋三层的雕花木楼下面,抬头望去,二楼的圆窗垂着半透明的轻纱,旁边的红纱灯笼上积了薄薄的一层雪,已经有些融化了,将灯笼上那个“朱”字都晕染得模糊起来。

他朝路逍遥伸出了一只索要的手。路逍遥迟疑地握着灯把,终于缓缓转过了灯身,要朝他的手中落下去。风泊南哼了一声,反手也抓住了灯身。

路逍遥愣愣地听着,低头看了一阵怀里的灯,灯座上的小狮子歪着头,憨态可掬地回望他。他忽然便起身跑了出去,很快又折回来:“爷爷,你知道咱无夏城里,谁家的浮元子包得最好?”

可路逍遥并未撒手。

路逍遥接过来,老爷子在一旁指点:“这灯没有芯,当然点不燃,就跟人没了心一样,这身边的人就看不见亮光,也摸不到热气。”

“……我爷爷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路逍遥低低地说,“风将军也说过,凡愿随他上战场者,无论血统出身,皆视为同袍兄弟——你连这点都不知道,也要冒充风将军么?”

“怎么会?昨晚明明还燃得好好的。”

对面的人似是吃了一惊。

“老婆子,这灯点不燃啊。”路老爷子又站在了门口,这回捧的是路二狗带给他的玉灯。

“更何况,六十年前,风将军便已经解甲归隐,他若是还活着,怕不是该有上百岁了!”

真发愁。路逍遥又去撞门框。

路逍遥眼中燃着怒火:“你究竟是谁?”

可就算他回了家,把被子拉过来盖住脑袋,还是能看见小鸾灿烂的笑容,听见她说:“好的,要跟以前一样的桂花糖馅儿的!”

朱成碧笑了一声:“如何?跟我说过的一样吧。”

路逍遥简直想甩自己大耳刮子,这种话是怎么冒出来的?不是明明打定了主意,一旦拿到玉灯给了爷爷,便再也不进融秋园的么?更何况,还有冰窖中的血红发丝,哪怕只是回想起它的样子,路逍遥的脊背上都会滚过寒颤:绝不能再向前了!

“倒也算有些骨气,脑子勉强好使。”对面的年轻人双手环胸,点了点头,“如此,我也算能放心了。”

他伸出双手,在空中拍了最后一下,然后握在了路逍遥的手背上,姿势跟小鸾一模一样。

“乖的。”路逍遥脱口而出,“你一人在这冰窖里不冷吗?有什么想吃的东西我带给你?是浮元子么?我也会做,你等着,我做给你!”

“既然你也给了小鸾一滴血,我在此正式地将她托付给你。”

“小鸾没有让坏东西跑出来。小鸾乖不乖?”

年轻人眯起带笑纹的眼睛,微微地笑起来。他面上浮现出更多的皱纹,发根一点点被刷为雪白。

啪,啪,啪。小鸾在空中击了三次掌,最后一次,她把小手覆到了路逍遥的手上。

伴随着轻轻的“砰”的一声,他在路逍遥面前散成了带海腥味的水沫。

你认错人了。路逍遥握着那玉灯想,我根本不是你家南哥哥。他抛下你,不知道去了何方,这园子荒废了不知道有多少个十年,就剩你一个傻傻地在这里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