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润物细无声(第4/5页)
文彦博道:“难怪当初富公要将法制之法理念写在祖宗之法之下。”
富弼笑道:“祖宗之法只能限制权臣,法制之法才能限制……,尤其是河东百姓一案判定之后,法制之法理念更是刻骨铭心,而这为也以后范纯仁他们提供了制衡的依据。”
听到这里,文彦博却更是怀疑,道:“这会不会是富公你自己的联想,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富弼道:“如果我们事先就能发觉,或许他就不会取得成功,他手中棋子总是落在那不起眼之处。”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而这也是我不赞成现在与辽国开战的原因,一旦开战,官家必定是要控制一切,这可能会打破他的布局,因此我笃定,他定有办法阻止辽国大举南下。”
……
如今整个大宋还是被战争疑云给笼罩着,而这也影响到宋朝的内政,基本上所有的官署,都在为战争做准备。
而反战和亲辽势力,也在继续挣扎着,甚至于希望辽国出兵。
唯有如此,才能够证明,他们才是大宋忠臣。
张斐他们心里也清楚,也没有催促大宋安全司提起诉讼。
然而,结果却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因为就战争角度而言,开春和秋末是最好的出兵时机,到了的冬天的话,不宜大规模作战。
然而秋末已然过去,辽国内部是毫无动静。
难道是准备开春之时直接放大招?
有这可能。
但这其实已经错过最佳时机,宋朝这边在边州不断完善防御堡垒,士气也是非常高昂。
并且,宋朝今年税入还在上涨,而且主要增长区域,竟然是整个大河北地区。
原因就在于此番动员,朝廷是直接砸钱,而不是征召役夫,这给河北带来极大的动力。
河北粮价今年普遍上涨,因为粮食署在当地大肆购买粮食,农夫所得增多,同时更多的兵马,皇家警察涌入河北,但是由于货币改革,他能得到更多货币,而非是货物,他们也需要去购买,这又给河北商业带来了繁荣。
那沿途旅馆天天都是爆满,同时还有军器监还带动煤铁行业。
然而,税收的增长,又带动国债的销售,国债又带动储蓄业务的发展,三大解库铺自己就吞下大半国债,利用这些国债,又开展贮蓄业务,引来更多的资金,他们就要购买更多的国债。
但是亲辽派仍然认为,这不过是海市蜃楼,明年开春,辽军南下,一切都将灰飞烟灭。
终于挨到了开春。
打与不打,就看这个季度。
结果。
辽国不但没有大军南下,那辽国皇帝反而突然下令,关闭所有与宋朝交往通道,包括海上,并且还严禁出海。
而辽国在幽州的部署,也全是以防御为主。
这……。
国内的亲辽派顿时是大吃一惊。
什么情况?
怎么会这样?
这你都不开战,那辽国皇帝是驾崩了吗?
这应该不会是技术性调整吧。
完了!
全完了!
他们开始慌了,不再像之前那般死鸭子嘴硬,而是在大宋安全司大喊冤枉啊!
他们开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们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而王安石、司马光他们则是欣喜若狂,他们不是反对与辽国决裂,而是认为时机不对,宋朝还需要一些时日来稳固内政,发展经济。
如果今年不开战,那绝对是一次完美的胜利,不管是外交,还是军事。
但这怎么可能。
不可思议。
辽国没有道理不打啊!
于是他们跑去问张斐,但张斐表示自己并不知情,他只是大庭长,这些事不归他管。
他们当然知道,张斐就是主谋,但张斐鉴于自己的身份,确实不好说。
他们只能是腆着脸跑去求问皇帝。
事到如今,你得告诉我们实情,我们才好做准备。
这弄得我们都迷糊了。
赵顼这才得意洋洋地将其中玄机,告知这几位宰相,其中就包括登州邸报院的秘密。
原本邸报院发表那些文章,是想在辽国内部埋下隐患,慢慢渗透,但是没有想到,还有意外之喜,也就是辽国重臣耶律乙辛,也在利用这些文章谋权。
正好辽兵当时入侵河东,于是赵顼和张斐就决定改变策略,收集耶律乙辛的罪证,并且还将西夏作为证据,打包在一起,等到瓦桥关大胜之后,立刻通过反对耶律乙辛的大臣,将这份完美的证据递交给耶律洪基。
根据证据表示,对宋强势的耶律乙辛,是希望通过发动战争,引发百姓的厌战情绪,破坏耶律洪基的统治基础,再通过宋朝来的故事,来制造民怨,从而谋权篡位。
然而,根据宋朝的探子打探来的消息,辽国国内很多大臣本就怀疑当初太子之死,以及他们皇后被赐死,都与耶律乙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