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2页)

“没曾想,安南这等穷苦偏僻之地,竟有这许多好物。”柳氏瞧着这满满一大桌,好些还是她在京中连见都未曾见过的美味佳肴,不禁感叹道。

好比这外壳粗矿又硬如石头的生蚝,将其带壳蒸熟来吃,佐以少许调料时,其口感鲜嫩多汁。破壳取其肉,熬煮成蚝油,再用其调制其他吃食,滋味更为鲜美。

韩彻便笑道:“安南此地物资本就十分丰富,只是远离京城,兼之人少,才不如北地繁荣。但若只论气候,我其实更喜欢这里。”

“我也觉着这里好。”一旁正认真享用美食的四娘,也出声道。

“我看你就是只想着吃!”三娘说她。

嘴角还带着些刚不小心被沾染到酱汁的四娘,大声替自己辩解:“我,我才没有只想着吃。”

“你还是快先擦擦嘴角吧!”三娘一边没好气的说她,一边却又拿出了自己的帕子:“把脸凑过来些……”

四娘听话的把脸凑过去,方便让三娘替自己擦拭干净。

“好了。”三娘收起帕子,还不忘叮嘱她:“吃食时勿要着急,动作需得放慢些……”

姐妹俩,三娘聪慧,其性子会偏强势些。四娘娇憨,性子也随了柳氏,有些绵软。

这些时日里,韩彻在忙外面的事情时,宅院里的好些事情,便是三娘在帮着柳氏操持。

这会,被叮嘱着的四娘再食用时,动作果然放缓了些。

待到饭食吃完,三娘又领着四娘向柳氏与韩彻道:“阿娘,二兄,我们先回屋温书了。”

柳氏忙道:“去吧。”

韩彻也笑眯眯的目送着姐妹俩离去。

自从扳倒郭杨二人后,家中便如在京中时一样,重新给三娘四娘寻了夫子来教导。

毕竟时下越是有条件的,越是讲究对家中子女的培养。

男子如此,女子也是一样。

尤其是豪门大族皆认为女子通文识字,才可明理知义,于家族兴盛有益。

事实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也是被后世曲解了它本来的意义。其上一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上下连到一起,真正想表达的是不论男女为人都应注重德行修养,品德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才华。

不仅如此,在名节这一块,也断不可能发生什么,韩彻以前在电视剧里所看到的,意外触碰一下就得以身相许的糟心事。

便是寡妇再嫁,历来也不缺乏嫁入高门头婚者。

但话又说回来,这些都是有条件的人家才会去讲究的。实际上,时下大多数的底层老百姓,终其一生所求,亦不过是衣食无忧。

*

刘家村。

往年闲暇的冬日,村民们今年却过得尤为忙碌。

村中年轻体力好的,最近都去了县城替人代购藕粉。如一些年迈或年幼,不方便大老远赶去县城的,则拿上家中斧子,去那海边敲取生蚝。

不多久,有人驾着牛车赶来,众人忙把自家敲得的生蚝提过去。

来人拿出秤,每称完一家,便交予对方对应银钱和一张条子。

刘家村的人欢喜的接过银钱,条子也小心翼翼的收好。要知道大老爷可说了,这生蚝与之前栽种的莲藕一样,若是后面多赚回来的银钱,届时一样会按这条子上的数额补发!